现代快报讯(胡玉梅 韩雨霁 / 文 顾炜 / 摄)洪秀全一路攻打,发展了水军、陆军,为何定都南京?太平天国铸造钱币基地在哪?太平军的衣着有何讲究?经过半年多的修缮,2 月 2 日,瞻园(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江宁布政使司署修缮完毕,并推出了《天国春秋——太平天国历史陈列》。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次新推出的太平天国历史陈列,一共展出了 450 多件套文物,向人们展示了太平天国的历史点滴。和原来的基本陈列不同,重新布置后的基本陈列展,展出了非常多的压箱底、新征集来的 " 国宝 ",如:《建天京于金陵论》原刻印书、太平天国绣龙黄马褂 ……
160 多岁古籍,记录洪秀全为何定都南京
在一个独立的橱窗里,安静地躺着一本有些旧旧的古籍,黄色的封面,印着《建天京于金陵论》。" 天平天国时期刊刻的原刻本,全中国只有 11 本,我们馆收藏了 4 本,这一本是去年新征集来的。"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张铁宝对现代快报记者介绍说,这本书是 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当年刊刻的原刻本,与其他版本相比,不仅年代较早、品相较好,还是存世稀品,因此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也就是大家口中说的 " 国宝 "。
" 这本书一共收集了 40 多篇天平天国高级将领的论文,从南京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角度来论证太平天国为什么要定都南京。这本书出版后,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就此盖棺定论了。" 张铁宝说,这本古籍从安徽征集来,古籍上的 40 多篇文章都是全面阐述,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是正确选择。
张铁宝介绍说,太平天国在哪里定都,太平军内部一直有分歧。有的想南下回广西,有的想一直向北,往中原挺进。太平军在湖南益阳缴获了大量船只,从陆军发展到了水军,沿着水路一直浩浩荡荡,打到了南京。到南京的时候,天王洪秀全决定挺进中原,东王杨秀清犹豫不决。这时,有个老水手认为应该定都南京,南京的地势来说,龙盘虎踞,易守难攻,而且经济发达,物产丰富,便于筹粮筹款,使清廷在经济上受到打击 …… 到底定都哪里?天王、东王等在长江上开了 10 天左右会,最终决定,定都南京,然后,两人各自坐着轿子进入南京城。
这件国宝绣龙黄马褂,让你知道太平天国穿衣制度
太平军竹衫、太平军风帽、太平军帽箍 …… 展柜里展出了一系列太平军的服装,最珍贵的一件当属绣龙黄马褂,被陈列在中轴线正中间。黄马褂黄色的底纹,上面绣着龙,看上去十分精致。" 由于黄马褂是纺织品,非常娇贵,对温湿度要求很严苛,而原有展厅条件不够,就没舍得展出原件。这次升级改造后,展出了原件。" 南京市博物总馆综合业务部副主任毛晓玲介绍说,这件绣龙黄马褂是谁穿过的,目前不知道,但穿它的人身份肯定很高贵。
" 太平天国时期曾经下过诏令,高级官员以红黄两色为主,普通太平军不能使用黄色和红色,一般用蓝色、黑色等。" 张铁宝介绍说,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穿衣很讲究制度,一般不得逾越。
展柜中,展出了用竹子编的马甲,160 多年了,除了有点小破洞外,看上去依然完整。" 这件太平军竹衫和太平军风帽都是上世纪 80 年代从安徽泾县征集来的。" 张铁宝说,竹衫全部用竹子编成,然后用棉线滚边。竹衫的用途有俩, " 广西地区天气炎热潮湿,行军打仗在南方使用;另一个说法衬在黄袍马褂里面,隔汗、保证舒适度,几方面的作用。"
160 多年前的战地日记,全英文
不要以为太平军的士兵全是中国人,其实,太平军的士兵中还有外国士兵。展柜里,展出了一本 " 国宝 " 级战地日记,日记本并不大,全面写得密密麻麻,全是英文。
" 这是英国人史密斯写的一本战地日记原件。" 毛晓玲介绍说,当时参加太平军的外国人有 Savage、Peacock、Phillip Bosst…… 史密斯于 1863 年在慕王部下,是慕王部下的一名洋将,曾在慕王谭绍光部下任炮火队长,1864 年阵亡。这本日记,戈登曾在上面作了 18 处批注。"1863 年 10 月 16 号到 11 月 29 号记录了他 44 天作战的情况,后来在 1864 年常州保卫战中牺牲,日记被首领戈登带回了英国。" 后来又辗转回到中国,被定级为一级藏品。
这次展览,还展出了天平天国铸造的钱币,这些钱币种类比较多。有意思的是,当时的造币基地就在朝天宫,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市博物馆内。
(编辑 魏如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