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朱俊骏 / 文 马晶晶 / 摄)每一个感动的背后,都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名字,都是一份震撼人心的传奇!3 月 1 日晚 8 点,2017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在当选的感动中国人物中,黄大年和黄大发两位人物,现代快报曾经多次报道。而被年度致敬的塞罕坝三代人,现代快报制作了多条融媒体产品,刷屏网络。
黄大年:海归科学家 民族脊梁
△黄大年
黄大年颁奖词:
作别康河的水草
归来做祖国的栋梁
天妒英才
你就在这 7 年中争分夺秒
透支自己也要让人生发光
地质宫 5 年的灯
源自前辈的薪传 永不熄灭
黄大年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他的梦想,就是给地球 " 做 CT",让地球变得更透明。
黄大年是国家送出去的留学生,他的偶像是邓稼先。2009 年,黄大年响应国家号召,放弃国外的高薪和别墅,毅然回国,震动海外。当时有国外媒体报道说," 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 100 海里。"
黄大年说," 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
△现代快报记者 马晶晶 摄
这位海归赤子,在 2017 年 1 月 8 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年仅 58 岁。2017 年 7 月 12 日起,现代快报制作的视频、H5《赤子许国,壮歌浩浩》在网络和朋友圈刷屏,黄大年留下的画面,感动了无数人。网友纷纷点赞、致敬,并评论说,这才是民族的脊梁!
点击观看视频 ↓↓
在 3 月 1 日播出的颁奖典礼上,黄大年的学生告诉主持人白岩松,虽然黄教授去世了,但他所带的科研团队,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因为在他的学生看来,只有通过努力奋进,创造更好的成绩,才是黄老师想要的最好回报。
黄大发:一生只做一件事
△黄大发
黄大发颁奖词:
水过不去,拿命来铺
这是一个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
大发渠 云中穿
大伙吃上了白米饭
36 年为梦想跋涉
僵直了手指 沧桑了面孔
但初心不变
△颁奖现场 现代快报记者 马晶晶 摄
黄大发的故事,现代快报曾经多次报道。他生活的地方曾经是当地最贫困的山村。由于被大山隔断,村头的一口望天水井,成了唯一水源。1935 年出生的黄大发是孤儿,吃 " 百家饭 " 长大,23 岁当了草王坝大队大队长,第二年入了党,他决心为村民做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
最终,耗时 36 年,黄大发带领村民,在海拔 1300 多米的灵宝山上,开凿了一条近万米的高空水渠。村民们亲切地称它为 " 大发渠 "。
2017 年 4 月,现代快报制作了两个全媒体产品,向老人致敬。全网阅读超过 4200 万次。
点击观看视频 ↓↓
点击观看 H5↓↓
已经 83 岁的黄大发身体好得很,在颁奖典礼上,黄大发声音洪亮地告诉白岩松,现在村里家家吃上了白米饭,他活一天就要干一天,为村民服务一天!
年度致敬塞罕坝 55 年三代人创造奇迹
△颁奖现场 现代快报记者 马晶晶 摄
55 年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传承接力,在荒漠上徒手种下了 112 万亩人工森林。2017 年 7 月、8 月和 12 月,现代快报融媒体团队多次深入塞上高原,深入追寻塞罕坝三代人的精神根源,见证并记录这段用半个多世纪创造的生态奇迹。现代快报推出多篇融媒体报道,全网阅读量超过 1.2 亿次。2017 年 12 月 5 日晚,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塞罕坝 " 地球卫士奖 ",这是联合国的最高环境荣誉。
在央视的颁奖典礼上,陈彦娴、刘海莹和于士涛代表三代塞罕坝人,领取了年度致敬的奖杯。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说,他们要把这片森林管护好,发挥最大的效益。
在向塞罕坝年度致敬的环节中,央视使用的视频,就由现代快报团队拍摄。
点击观看视频 ↓↓
【链接】
现代快报报道的多位人物当选 "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
从 2012 年开始,《现代快报》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开始报道和推选 " 年度感动中国 " 候选人。截至目前,已经报道了超过 160 个让人感动的典型人物,有 5 位人物当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编辑 高淼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