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钱念秋)古人的生活状态及文化思想,不仅仅藏于简牍文字中,也藏在一块块古代砖石里。3 月 4 日," 砖心致志,金石为开——当明止堂遇见金陵图书馆 " 系列活动在金陵图书馆一楼展览厅开幕。上海明止堂中国字砖馆将三万余件藏品中,精选出古砖拓片及部分实物 104 件展品带到南京,来向南京市民讲述中国字砖文化的发展历程。
△拓片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明止堂中国字砖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命名的 " 中国字砖研究与保护中心 ",同时也是中国考古研究所明止堂考古基地,是国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品种最全,质量最高的古砖博物馆,也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字砖最多的陈列馆。本次展出的这 104 件展品起于秦汉,迄于民国时期,跨越千年,因其年代久远的文字、图案与符号,成为研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参考。
本次活动将通过珍贵古砖、金石拓片展览,中国古砖文化专题讲座以及 " 字砖拓印遇见雕版印刷 " 互动体验等方式,将字砖文化以及它们承载的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呈现给到场观众。活动的主体部分—— " 砖心致志,金石为开 " 主题展览将一直持续到 3 月 18 日。
两千年前的萌萌狗爪印
今年是狗年,本次展览也有狗的元素等待大家去发现。在展厅内一角,记者就注意到一个图案奇特的拓片,图案的中间和右边竟然有两个萌萌的狗脚印!该拓片名叫 " 汉犬迹海内皆臣砖 ",出土于山西省夏县禹王城,砖上有四句话:" 海内皆臣,岁登城郭,道无饥人,践此万岁。"
△狗爪印
明止堂中国字砖馆副馆长顾鹏鸿介绍说,这块砖的主人是一个大官吏,而砖上的这四句话是我们古代的国训,意思是告诫所有为官者,做官的底线就是要让百姓能够生存,不能饿死。" 如果仔细辨认,可以看到砖上有两个狗脚印,这是因为砖在当时还没有干,狗踩在了上面,就留下了千年的脚印。可见,这位大官吏生前也是十分喜欢狗的。"
古人文娱也时髦,音响不能少
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人,在文化娱乐活动中也有音响吗?答案是有。如果大家对此存疑的话,可以到本次的展览中寻找一种特殊的古代 " 音响 ",它就在展厅中央,名字叫 " 汉代琴凳 ",出土于陕西省。
△古代 " 音响 "
记者看到,琴凳由石砖制成,程长方形,体积较大,花纹精美。它的内部是空的,外侧两端各有一个孔,直径约 5 公分,看上十分神似我们现在所用的音响。" 这种琴凳是用于古代朝廷,宫女将古琴放在上面弹奏,可以产生共鸣的效果,使声音传得更远,更好听,达到扩音的作用。" 顾馆长介绍说," 有一些外国人来参观看到这张琴凳时就很惊讶,我们两千多年前的古人,竟然就已经利用了音响的原理。"
△顾馆长为大家讲解
据金陵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金陵图书馆另外还精心策划 " 三千年来再听风——南京旧影照片展 " 活动,于 3 月 3 日至 3 月 16 日在金陵图书馆一楼艺术长廊怀旧展出,诚邀您来到图书馆打开这本深藏六气之书,感受长江之洪波,灿烂之星汉,一时之风云,金陵之记忆。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