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凌晨 2 点 -5 点半,正是普通人熟睡的最佳时间,而在南京市内 23 条隧道、16 条过街道里,却有这样一些人,正在用脚步丈量着隧道。
从 2016 年 11 月 20 日起,南京 23 条隧道的养护时间由每天封闭改为每周封闭一天、每次 3 个半小时,每次的养护工作也由此更加重要、细心。顶部有没有渗水、地面有没有裂缝、灯具有没有损坏,他们仔仔细细地检查着每一处细节,保障着南京市内隧道每天超 200 万车主们的通行安全。
3 月 8 日凌晨,南京城建集团大楼内,一间由 98 块大屏组成的中控中心里灯火通明,全市 23 条隧道、16 条过街道的通行情况看起来一目了然。2 点一到,清凉门交通系统显示屏上原本绿色的信号灯在瞬间变为红色。一同封闭的,还有草场门隧道、水西门隧道、集庆门隧道及凤台南路隧道四条。与此同时,在五条隧道入口,随着工作人员缓缓将隔离栏杆拉起,近百名隧道维修工人进场了。
据介绍,为了提升养护效率,隧道检查分为车检和步检。车检通常安排在白天的非出行高峰时间,两名工程师开车进入隧道通过目测检查,车检结果上传系统后,夜间的维修计划就初步排定了。而顶部渗水、地面裂缝、电箱等很多细小的损坏,还需要夜间隧道封闭后,土建和强弱电两名工程师一步一步的丈量检测。" 一部对讲机,一把手电,一名步检工程师在 3 个半小时内至少要检测五六公里的隧道,每天要走 2 万步以上。" 隧桥公司设施管理中心主任郭屹忠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在清凉门隧道现场,记者看到,保洁车、升高车、热再生车一溜排开,几十名工人或贴墙清洗墙壁、或升高修理灯具、或融沥青修补坑洞,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 清凉门隧道有露天段,伸缩缝处的沥青容易老化,要经常修。" 没走几步,郭屹忠就指着地上一条明显修补过的沥青痕迹说,伸缩缝裂开,就容易渗出地下水,影响隧道结构安全,是养护的重点。除了平时小修,他们每年还要对整体的沥青进行铣刨。
而不远处,两名工人用工具抬起铁栅栏,洁白的水花突然从横截沟里喷了出来。郭屹忠解释道," 再过两个月南京就要进入汛期,我们已经提前开始做准备,对横截沟进行冲洗,要保证里面没有淤泥,正常排水。"
夜看似很长,但对他们来说,又很短。短短 3 个半小时,他们要争分夺秒完成多条隧道的检修、养护,确保进出车辆的通行安全。郭屹忠说," 南京 23 条隧道每天通行量超过 200 万车次,隧道养护关乎每一辆的通行安全,没有小事,每一处都要细心、耐心。"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