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3-08
又是通讯诈骗!老套路还是成功骗了80多个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严君臣 通讯员 姜涛 荣庆)利用合法注册的公司做掩护,利用公民个人信息作引导,冒充北京中科院、同仁堂等的专家、教授,一线话务员先粗选、再由二线话务员对老年人实施精准诈骗 …… 近三年来,一个诈骗团伙利用这种模式,在全国各地实施 600 多起诈骗,骗得 320 多万元。近日,该案 46 名被告人在南通海安被公开宣判。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案系南通涉案人数最多的一起通讯诈骗案。

冒充 " 医学专家 " 打电话诈骗

2015 年 2 月,周峰跟随老乡沈洋一起到广州。起初,沈洋租了一层写字楼,让周峰帮助装修成办公用房,并从当地的一家公司挖来了一名公司主管。随后,3 人注册成立了商贸公司,在多个网站投放 " 每月底薪 3000 元加包吃包住 " 的招聘广告,并先后招聘了五六十人,公司就此初步建立了起来。

公司成立后,对内部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其中,沈洋、周峰等人作为公司负责人,负责整个诈骗团伙的运作、购买客户资料和传授诈骗技巧、统计业绩、发放工资等。其他人员分为网络管理人员、话务人员、核单审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话务人员又分一线话务、二线话务,并分为五个小组,由业绩较好的人员担任组长,同时,对业务人员做了具体分工。

各类话务人员之间往往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使得整个诈骗过程连贯、顺利进行,并按照公司考核办法发放提成。经审查,该团伙冒充北京市中科院中医研究所、北京同仁堂等知名单位和知名教授,通过打电话骗取被害人信任,并以幸运抽奖、缴纳办证费、购买药品等为由,骗了江苏、河南、陕西、山西等地 80 名左右被害人。实际骗得 320 多万元。

2016 年 5 月,家住南通海安的赵某不时接到这类电话,他惊讶地发现对方不但知道自己有糖尿病,还热情地推销了 " 特效药 ",邀请他去参加医学讲座。购买了几次产品后,赵某花费了 5 万多元,逐渐醒悟到自己被骗了,随后向海安警方报警。警方经过 6 天的排查蹲点和缜密侦查工作,最终在广州捣毁了这个诈骗窝点。

另查明,石某于 2015 年 4 月至 2016 年 8 月间,在 QQ 群中低价购买公民的姓名、电话号码和保健品购买记录等个人信息数据,再加价出售给他人,非法获利 28 万余元。其中,仅出售给周峰的个人信息数据就达 160 余万条,非法获利 10 余万元。周峰将上述购得的信息数据,均用于该公司实施通讯诈骗。

有 3 人还是在校大学生

2016 年 9 月 24 日,海安县公安局对情节较为严重的 30 名犯罪嫌疑人向县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承办检察官审查中发现,这 30 名犯罪嫌疑人中,"90 后 " 有 23 人,约占 76%;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有 3 人系在校大学生。

"90 后 " 为何会成为通讯诈骗的骨干力量?承办检察官介绍了其中的一名 "90 后 "。林某今年只有 22 岁,本是一名大一学生。上岗半个月后,她就意识到自己所做的是违法犯罪的事。面对检察官的讯问,她坦承自己在做成第一单,骗取了重庆一个留守老人的 1000 元后,就受到了良心谴责,整整有半个月的时间心里非常纠结,多次想离开这个公司,但又担心找不到相同待遇的工作。后来,她想自己只是一名打工者,公司里四五十人都和自己一样,别人都不担心,自己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出了事由公司老板负责,以此缓解内心的愧疚和不安。

承办检察官还说,在审查批准逮捕阶段,这个诈骗团伙的多名犯罪嫌疑人均坦承他们是通过网络招聘进入诈骗公司的,刚加入时都不知内情,等到发现参加了诈骗活动后,又因抵制不了金钱的诱惑,于是就一步步地沦落成团伙中的一员,直至最后被抓获时,才如梦初醒。

3 月 6 日,经过江苏省海安县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该案 46 名被告人在海安被公开宣判,分别被判处十三年至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十六万元至一万元不等的罚金。据悉,该案系南通当地涉案人数最多的通讯诈骗案。(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编辑 张宇)

相关标签

检察官 90后 重庆 同仁堂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