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3-14
为患儿捐献造血干细胞,她把5000元营养费也捐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臧晓松)3 月 13 日,历时 4 个半个小时,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43 岁的扬州女工卞丹芹成功捐献了 154 毫升富含造血干细胞的混悬液。当天,这份沉甸甸的 " 生命厚礼 ",被输入一名与她素不相识的外省白血病患者体内,她成为扬州第 25 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我省 7160 位捐献者。

配型成功

她毫不犹豫答应捐献," 这是一种缘分 "

今年 43 岁的卞丹琴是森萨塔公司一名产业工人," 我在厂里是一名终检工人,平时上班就是 8 小时,忙的时候 10 个小时。"

在卫校上过学的卞丹琴,于 2010 年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

2017 年 6 月,卞丹琴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她立即向宝应县红十字会表示了愿意履行承诺的愿望," 怎么都没想到,40 多岁的我还能与另一位素不相识的孩子配型成功。去年红十字会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就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配上了真的是一种缘分。"

△卞丹琴在捐献前签字 通讯员刘丽供图

在经过高分辨检测相符和全面体检合格后,卞丹琴乘车赶到南京,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准备为患者实施造血干细胞捐献。

△卞丹琴赶到南京 通讯员 刘丽 供图

捐献成功

经历 4 个半小时,期间感觉关节酸痛

与一般的献血不同,捐献造血干细胞确实有些 " 自虐 ":在正式捐献之前的几天里,她每天都要打 " 动员剂 "," 一共打了 9 针,中途还要抽血化验,就是要把造血干细胞弄得更多一些。"

一直到 3 月 13 日,卞丹琴终于迎来正式捐献的日子。

" 早晨 4 点半就醒了,想到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另一个生命,就很兴奋,便再也睡不着了。" 当天上午 9 点左右,她躺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的床上,一根导管从她的手臂静脉抽出血液,输入血液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另一根导管将余下的血液输回她的体内。

△卞丹琴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 通讯员 刘丽 供图

△血液分离机 通讯员 刘丽 供图

" 整过程都很正常,只是到中午时有些缺钙反应。" 卞丹琴向现代快报记者表示,期间自己感到关节有些酸痛、肩膀也有点麻了,医务人员又给她打针补钙。

下午 1 点 36 分,卞丹琴全身的 3700 多毫升血液,经历了两个体外大循环,最后完成捐献,历时 4 个半小时。

收到感谢信

" 您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和希望 "

3 月 14 日中午 12 点,卞丹琴在宝应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伴下,从南京启程回扬州。 " 目前还是感觉浑身没劲,医生说一到两周就能完全恢复了。"

△捐献成功后的卞丹琴 通讯员 刘丽 供图

△捐献成功后的卞丹琴 通讯员 刘丽 供图

卞丹琴并不知道孩子的名字,她只知道是个男孩,出生于 2014 年。

卞丹琴还收到了一封孩子妈妈写来的感谢信。

" 素昧平生的恩人,感谢您的爱心与奉献,让我的孩子有了重生的机会。" 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我们给了孩子第一次生命,但您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和希望。虽然我们不了解您的具体情况,但我坚信您一定是个伟大的人。"

△卞丹琴收到的感谢信 通讯员 刘丽 供图

现代快报记者采访获悉,卞丹琴在手术后把 5000 元的营养费也捐给这个孩子,她说:" 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将做一个对社会和家庭负责任的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我的义务和责任,我自己也觉得配型成功,如果不去捐献的话,可能一辈子良心都不得安。" 卞丹琴向记者表示,她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加入到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队伍中去,希望大家把这个爱心接力下去。

(编辑 郭子煜)

相关标签

南京 志愿者 扬州 体检 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