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18-03-18
探访赤水市大同镇:山脊上的旅游给村民带来红日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望云峰,一道高耸于大同河畔的山脊,云雾缭绕。这里是汉、苗群众杂居的地方,不同的民族文化交集。

现在,山脊的云雾和民族文化,成为非常要的资源,给村民带来红日子。

3 月 17 日," 十里春风醉贵州 " 大型航拍直播采访组走上山脊,感受山脊上村民的生活变化。

茶农务工,游客玩耍

老茶园 焕发新生命

从大同集镇出发,沿竹林中的公路盘旋而上,20 多分钟后抵达望云峰。这是空气中都飘着茶香的山脊,数百亩年连片茶园,分布在山脊的缓坡一侧。

这片茶园属村民各家所有,树龄已有几十年。六年前,张中翔通过流转方式,租下了这片茶园的大部分,组建生态农业公司。

张最初的打算,是想把生长在山脊云雾中的低产老茶园,做成无公害茶。但不久,他有了新的想法——望云峰一侧是数百米高断崖,风光甚好。" 利用茶园、断崖、云雾,可以在山脊上做更多文章。" 他说。

于是,断崖玻璃廊桥、断崖秋千、高空钢丝等一批游乐项目新建起来。同时,对标摄影群体拍摄云海、日出需要,在悬崖空地上修建了观景的客房。

山脊旅游很受欢迎。3 月 17 日,记者在这里看到,虽不是旺季,但不时能听到游客体验各种项目时发出的尖叫声,还有不少游客在茶园中亲手采茶,餐厅里也是人头涌动。

望云峰上茶园依旧在,每年 3 至 10 月,村民在茶园里帮忙采茶,平均日工资 100 元,高峰时每天有 80 多人。还有近 20 位村民进入公司上班,月均工资超过 2000 元。

还有村民利用扶贫政策,将通过 " 特惠贷 " 获得的发展资金,入股公司。迄今,有 20 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连续两年在公司拿到每年 4000 元的分红。" 只要他们愿意,可以成为公司永久的股东,永续分红。" 张中翔说。

老苗寨 天天笙歌

大石盘,位于望云峰脚下的一个苗族村寨,属于大同镇民族村。由于偏远和历史原因,虽离四洞沟、杨家岩不远,但封闭和贫困是这里的标签。

会吹芦笙的杨老伯,已 72 岁。他几乎每天都参加寨子里的演出,为游客展示民族文化。

望云峰发展山脊旅游的同时,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帮助下,大石盘进行了环境整治,苗族特色更充分地展现出来。另一家旅游公司也入驻这里,将能歌善舞的苗族同胞们组织起来,每天为游客表演。

现在,杨老伯除参加表演能领到工资,他和另外几位技艺较好的村民,被聘为村小学的民族文化课老师,向孩子们传授苗家的芦笙、歌舞,还有苗语、苗绣等。

民族村党支部书记王元江说,2016 年,有 3000 多人的民族村,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10088 元。

此前,望云峰脚下的这个村庄,是贵州省的三类贫困村。

山脊上的日子 越来越红火

望云峰、大石盘两个旅游点,已有很多互通。游客来了望云峰后,张中翔会推荐去大石盘看民族文化;大石盘的经营者,也会在夜间篝火晚会后,推荐游客去望云峰住下,第二天早起看云海。

只是,交通不便,两者的互推效果会受影响。

" 让望云峰、大石盘旅游无缝对接,我们已期盼很久。" 大同镇民族村的一位干部说,做大、做强的产业,会给村民带来更多实惠。

就在采访组到达望云峰的前一天,赤水市交通局、大同镇等部门和单位人员,就一条乡村公路的修建方案,现场调研并与村、企会商。

这条长约 2 公里的公路,修建于望云峰与大石盘间,可使两个鸡犬相闻的地方,往来不再绕山绕水。据介绍,这条路也能让住在山崖下的 10 多户人家,告别不通公路的历史。

希望将产业做大,也是张中翔的想法。眼下,他正谋划增加体验项目,也希望通过某个项目,将望云峰与大石盘,以及山下的大同社区、天桥村等,连接得更加紧密。

" 村里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王元江说,围绕山地特色和优势,村里自身也在布局。两年前开始,村集体开始发展新的产业,比如种桃树,规划建设竹片加工厂等。

高山游乐设施

玻璃栈道

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黔华 王弘扬 张晨

编辑 柴潇蕾

编审 黄聪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股东 林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