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赵丹丹)3 月 22 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解读,其中创新支持措施 20 条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南京将为低保、低保边缘、70 周岁以上计生特扶、百岁老人中失能、半失能老人配备必要的康复辅助器具,为家庭无障碍改造提供补贴。取得康复治疗(理疗)师资格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南京民营养老机构一线岗位工作满两年,将获最高 5 万元奖励。
矫形器、假肢、个人移动辅助器具、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等康复辅助器具是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等适用人群急需使用的生活辅助工具。据了解,去年底,南京老年人已接近 140 万人,每年新增 5 万人以上,失能、半失能老人占 20% 左右 ; 全市登记入库残疾人 13.4 万人,每年新增 1 万人左右,如果加上未办证人员,基数更大。另有矿厂工伤、交通事故等产生的伤病人也有数万人,初步估算全市约有 50 万特殊群体需要使用此类辅助器具。
南京在全省、全国率先提出了 20 条支持行业发展的创新政策措施。如市级产业类、科技类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康复辅助器具创新研发;通过紫金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协同发力;支持康复辅助器具企业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对上市企业给予 200 万元财政资金补贴,对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企业给予 30 万元的财政资金补贴等。据测算,到 2020 年,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规模将达到 10 亿多元。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也传来了好消息。康复辅助器具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创新产品设计。引导第三方服务机构通过整合当地康复辅助器具资源的方式,为适用人群提供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或购置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支持康复辅助器具消费。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辅助器具适配补贴范围,有条件的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提标扩面。政府为低保、低保边缘、70 周岁以上计生特扶、百岁老人中失能、半失能老人配备必要的康复辅助器具,为家庭无障碍改造提供补贴。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赵军透露,具体怎么申请、程序如何,还会制定具体细则。
值得一提的是,为鼓励更多人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对取得康复治疗(理疗)师资格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南京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一线岗位连续工作两年以上的,将给予最高 5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补助。同时鼓励大中专院校开设康复辅助器具方面的课程,开展中职本科 "3+4" 医疗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中职高职 "3+3"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高职本科 "5+2"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等人才分段培养体系试点。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