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4-12
南京公布生态河湖3年行动计划,避免再现汛期“看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耿朴凡 文 / 摄)山水城林,是南京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秦淮河、玄武湖、月牙湖 …… 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如何保护?4 月 12 日,南京市政府公布《南京市生态河湖行动计划(2018 — 2020 年)》(简称 " 计划 "),提出到 2020 年全市 1082 个主要水体消除劣 V 类。将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避免再现汛期 " 看海 "。此外,南京还要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建设雨污分流等。

2020 年全市 1082 个主要水体消除劣 V 类

未来 3 年,南京生态河湖治理都有哪些 " 小目标 "?计划提出,南京要严格管控河湖乱占乱建、乱垦乱种、乱排乱倒,将河湖保护与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公园)、水利风景区等建设相结合,到 2020 年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 50% 以上。全市万元 GDP 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达到 28 立方米和 9.6 立方米以下。

重点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82% 以上,省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63.6% 以上,全市 1082 个主要水体消除劣 V 类;主要河湖生态评价优良率达到 70% 以上。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到 2030 年左右,全市重点水功能区水质全面达标,Ⅴ类水体全面消除,河湖生态全面修复,防洪除涝全面达标,供水安全全面保障,精准管护全面覆盖,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努力打造 " 水清岸绿、生物多样、景美文昌 " 的愿景,努力建成美丽中国的南京样板。

大雨不内涝,新改建小区硬化地面可渗透率不低 40%

道路积水严重,市民只能站在公交站椅子上等车;河海大学成了名副其实的 " 河海 "…… 去年夏天的暴雨,给市民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困扰。今后,南京人不用担心小区附近出现内涝积水啦。

计划提出,南京要继续实施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到 2020 年,长江干流防洪达到 " 长流规 " 标准,滁河、水阳江、秦淮河流域防洪达到 20 — 50 年一遇标准。

同时,南京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采用小区屋顶绿化、道路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和集蓄设施利用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将雨水就地截留、利用或补给地下水。

其中,用地面积 2 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要同步配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新建、改建小区的硬化地面,可渗透率不低于 40%,公共绿地中的下凹式绿地率不低于 10%。建成区新建、改建、扩建城市排涝泵站及新整治城市河道设计暴雨重现期应达 20 年以上,建成区中心区域内涝防治设计暴雨重现期应达 50 年以上,力争实现 "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暴雨不成灾 " 目标。

新改扩建 13 座污水处理厂,2 年内新建 95 平方公里雨污分流

今后,南京将有更多污水处理厂,推进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根据计划,新改扩建八卦洲、江宁科学园三期等 13 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 57 万立方米 / 日。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还将利用湿地等方式进行生态处理,进一步消减氮、磷等污染物,提高排放标准。

在雨污分流建设方面,南京将在 2018-2019 年新建 95 平方公里、2784 个片区的雨污分流,实施 35 平方公里雨污分流建成区域的 " 回头看 ",完成 725 个片区的检查整改,实施 123 平方公里开发地块征收拆迁和 32 平方公里棚户区的控源截污,确保 2019 年底前构建全市 961 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雨污分流体系。

对于黑臭河道,2018 年底前,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切实提高城乡居民门前屋后的水体环境质量。启动建成区消除劣Ⅴ类水体行动,推进玄武湖、月牙湖等城市重要水体水质提升建设。

建立湿地保护小区,重要渔业水域实施禁渔期制度

流水不腐,计划中表示,要完善引流活水工程,重点加大外秦淮河常态化引补水力度,实施百水河、河西地区等重点河道重点区域生态补水等工程。消除断头河、死湖,逐步恢复坑塘、河湖、湿地、水产规模养殖水域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打通水系连通最后 " 一公里 "。

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也十分重要。南京将通过人工干预、生物调控、自然恢复等多种措施,修复水生生物栖息地,打通鱼类洄游通道。在一些重要或典型湿地、重要水禽栖息地建立湿地保护小区或湿地公园。对重要渔业水域实施禁渔期制度,切实加强长江江豚、中华鲟等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南京 暴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