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容易碰上各种幺蛾子,尤其是晚点,而能把 " 晚点 " 当 " 正餐 " 坦然接受的,一定是老 " 飞客 "。今天有条消息,让老 " 飞客 " 不淡定了。
有报道称,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在考虑,未来因天气等非承运人原因导致航班取消、延误、提前、航程改变、舱位等级变更或不能提供原定座位时,旅客要求客票改期的,产生的票价差额由旅客和航空公司平摊。
△相关报道截图
甩哥浏览了一下网页上的跟帖,反对者蛮火大。
甩哥友情提醒,就这还是 " 打折 " 的结果呢。
2018 年 1 月,民航局发布《民航旅客国内运输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三章第二十条第三节表述称," 因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导致航班取消、延误、提前、航程改变、舱位等级变更或不能提供原定座位时,旅客要求客票改期的,承运人应当在有可利用座位情况下为旅客办理客票改期,不得向旅客收取客票改期费用,产生的票价差额由旅客承担。"
甩哥记得,当时也是一片争议声。有关方面正是听到反对意见,才考虑 " 平摊方案 "。
照这么说," 平摊方案 " 简直是让乘客 " 占便宜 " 啊,本来要全付,现在少掏一半钱,回家偷笑去吧 ……
然鹅,送我回家可以,偷笑就免了 ……
毕竟这一进一出,多掏钱的,唯有乘客。同样情况下,国内航企现有的做法多是自身承担改签费用。
因天气原因导致飞行计划变更,当然不能怪航企,可这也不是乘客的问题。对旅客来说,凭原有的机票价格足以飞到目的地,现在不仅时间被耽搁了,钱还要多花,不闹心吗 ?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差价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国内航空公司之间还没有互相打通,无法完全做到互相签转。那么,由此产生的成本,也要由乘客 " 分担 ",到底合不合适?
近年来,从 " 天气原因延误住宿自理 " 到 " 改签费用平摊 ",制定规则总感觉有一种和乘客斤斤计较的感觉。航企做生意要赚钱,乘客就不需要 " 利益最大化 " 了?再说你航企赚得还少吗 ?
还是多说一句,希望有关方面 " 三思 "。
报道说了,前段时间,上述包含 " 平摊方案 " 在内的新规已完成意见征集,目前正在汇总意见,后面可能仍会有变动。
" 可能会有变动 ",说明了利益博弈在起作用。搬搬手指头算算,乘客是各方之中,博弈力量最为薄弱的一方,作为决策部门,需要多考虑到乘客的困难和意愿。
无论是 " 全承担 " 还是 " 平摊 ",对旅客来说都不是最佳方案。
莫非要来一次 " 两害相权取其轻 "?那这能算是一种公平的选择吗?就不能在努力打通信息壁垒、理顺关系之后,给乘客一个更有利的选项?
甩哥打小就听说过这样一种套路:有人先透露,要涨价两倍,然后当然是一片哗然啦,接着 " 顺应民意 ",取消涨价两倍的方案,按最低标准涨价。
满意吗?哦 …… 挺满意的。
内什么,甩哥是在自言自语讲故事,您别多想了。
ZAKER 南京评论员 27 号甩哥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