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经纬)早在 2017 年的末尾,《北京女子图鉴》《上海女子图鉴》两部姐妹电视剧就华丽丽地出现在优酷秋集的发布会上,在当时翻拍剧接连扑街的前提下,片方还毅然决定开发中国版的《东京女子图鉴》,很多人都为此捏一把冷汗。直到近日,《北京女子图鉴》正式上线,这把冷汗才消失。观众们抱着消遣的心态看女孩们在大城市里打拼,却无意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鼻头难免一酸。
△图片来源:官方海报
有网友形容这部剧是 " 左手接地气,右手玛丽苏 ",确实贴切。左手 " 接地气 " 在于整部剧真实地反应了二三线城市北上群体的心态和状态。剧中戚薇饰演的陈可是一个来自四川的女孩,大学毕业后,父母帮她在老家找了工作,希望她从此踏实安定地在这里生活下去,但她却一直偷偷在往北京公司投简历。当她看到高中没毕业却光鲜亮丽从北京回来的老同学王佳佳、相亲时的油腻男、小区里跳舞大妈一眼望到头的人生," 凭什么 " 和 " 不甘心 " 应该就是她当时所想。事实上,多少北漂也正是因为内心的不甘才踏上这条孤独的旅程。
该剧编剧张佳曾透露,陈可的故事,整合于主创团队的街头采访以及多渠道搜集的 " 北漂 " 素材。所以来到北京后,陈可的表现和经历,算是集大部分北漂遭遇于一身。
△图片来源:官方海报
初到北京拎着沉重的箱子,脸上却依旧带着面对一座新城市的好奇与雀跃。回答 HR 提出的 " 你为什么来北京?" 从一开始双眼放光的回答 " 为了梦想!" 到中期思前想后的说 " 北京机会多,想来闯一闯 ",再到后来 " 我跟妈妈相依为命,想通过奋斗给妈妈一个更好的生活。" 可喜的是,陈可逐渐学会看眼色看场合说话,可悲的是,单纯的陈可不再轻易交出真心。
地铁口十块钱一把的鲜花;世贸天阶打着 " 北京向上看 " 的巨大字幕;穿梭于夜色的双层公交车;租住在没有信号的地下室;昂贵到只有生日才舍得去一次的自助餐厅 …… 这些真实的扎心的细节,勾画出陈可足够接地气的生活。
而右手 " 玛丽苏 ",就体现在陈可事业上顺风顺水,遇到的全是贵人。在老同学王佳佳的介绍下,她认识了事业有成的吴总,一顿饭下来,就谋到了一份外企工作。到了新公司,与部门经理谈了恋爱。最神奇的是,无意间递出的一张创口贴就得到了网络公司副总的认可,成功跳槽新公司。但与 " 所有人都爱我 " 的玛丽苏故事不同,这更像是编剧在给所有北漂造的希望和梦,能在逆境中抓住机会,你就有可能和陈可一样幸运。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女子图鉴》的两个女性制片人、导演和编剧,都是经历过 " 北漂 " 生活的人,所以在剧情设计上,她们清楚当下 " 北漂 " 的痛点在哪里。身处大城市时的无依无靠,选择安稳还是欲望时的犹豫踌躇,还有不断消化新世界对价值观的冲击。而以陈可为代表的北漂们,不断在用时间与奋斗证明着,自己生存的意义。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