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三原县女子荆高峰,身份被当地教育局干部冒用二十年。此事尚未平息,又有人站了出来。据 4 月 18 日媒体消息,2000 年三原县陂西镇初三女生张菊香,疑被一个叫王恒的考生冒名顶替上了中师专。报道称,张菊香父亲,当年曾到县招生办询问,遭到推诿,直到最近 " 荆高峰事件 " 被披露,才再次站出来。张菊香父亲以为女儿的事有了转机,于是到咸阳市教育局反映,结果被拒之门外。17 日,记者采访得到咸阳市教育局回复,将督促三原县教育局调查处理,结果出来,将向媒体和公众及时通报。
△相关新闻截图
回顾媒体公开曝光的被冒名顶替上学者,可以列出一大串名单:湖南邵阳的罗彩霞,河南周口的王娜娜,山东的王红 …… 如今,陕西又曝出两人。相信在全国其他地方,还有冒名顶替上学者,在 " 潜伏 "。他们因为上了学,从此一飞冲天,而那些 " 受害者 ",人生的轨迹被迫改写。
冒名者实在可恶,被顶替者值得同情,但公众更关心,被曝光的案例,能否得到及时处理, 始作俑者能否得到处罚。
按照通常逻辑,完成冒名顶替上学,并不容易。从毕业学校到录取学校,从公安机关到教育部门,再到招生部门等等各个环节,都需打通。只要一个环节 " 把关 ",事情就可能露馅。但是,一个个冒名上学的案例被曝光,暴露了过去很多地方招生录取程序存在缺陷,把关失灵,给了作恶者可乘之机。更重要的是,无论是罗彩霞还是王娜娜,被人冒名上学,背后都有造假和腐败的影子,正是有人当年动了手脚,才会让冒名者蒙混过关。
咸阳教育部门曾表态,督促三原县教育部门调查。态度很好,但是冒名顶替上学,教育部门是关键,甚至相关人员可能涉案,教育部门自查,恐怕很难查出问题。建议由咸阳市或陕西省教育、公安等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甚至还可以请纪检部门介入。如此才能确保事件调查的公正展开。期待张菊香疑被冒名顶替上学事件,得到公正处置,每一个疑点都能得到回应,每一个细节都让人信服,所有的 " 帮凶 " 都能得到应有的惩罚。
冒名顶替上学,张菊香不是第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现在,拔出冒名顶替上学的 " 萝卜 ",只是第一步,能带出多少腐败交易的 " 泥 ",让背后的那些 " 秘密 " 大白天下,才是关键。
现代快报 · ZAKER 南京评论员 曹玉斌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