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5-12
一次没有结束的救治,10年相伴,见与不见都是一家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程守勤 记者 安莹)5 月 12 日凌晨 3 点 34 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邱海波收到了一条来自四川的问候短信:汶川地震虽然已经十年,向关心我们和帮助过我们的人说声谢谢,我们过得很好,你们现在也好吗?感恩于你们 ....... 邱海波收到的短信来自一位名叫李路(化名)姑娘,十年前她还是都江堰一所中学的学生。

△ 5 月 12 日凌晨,来自四川的问候短信

2008 年 "5.12" 汶川地震发生后,邱海波担任国家卫生部危急重症伤员救治联合专家组副组长,在灾区一呆就是两个半月。

这也是一次没有结束的救治,每一年,救治专家和伤势最严重的孩子们都会举行一次聚会。10 年,这群孩子成为专家们心中最痛的牵挂,他们怎么样了?成绩好吗?考上大学了吗?工作了吗?

" 我们见与不见,都是一家人 "

邱海波所在的专家组救治的伤员都是伤情最重,无法预知能否救活的那种,他们在生死线上来来回回了数十个回合。

当时,李路的伤情特别严重,下肢反复截肢到骨盆水平,上肢挤压综合征。" 当时我们特别希望保住她的右胳膊,要不然以后她的生活该怎么办啊?" 邱海波说。但右胳膊被严重挤压,神经肌肉都是坏死了,所以再次把右臂截肢,最后李路只保留了左胳膊和左腿。

" 虽然有些人觉得我们医生比较‘冷’,我们也是人,心里对这些孩子有说不出来的感觉。不管这十年,我们见与不见,都是家人。" 讲到这里,一贯冷静克制的邱海波也有些激动,眼圈微红。

如今,李路已经大学毕业,是一个阳光自信的孩子。一个月前,李路到江苏找工作,她第一时间把自己的行程告诉邱海波。

" 我收到消息后特别开心,她到江苏后,我们便一块儿去接她,再送她回去,全程陪伴着。李路面试了十几家企业,虽然最后没能面试成功,但这对小姑娘来说是一次很不错的经历,也希望社会能给这群孩子更多的包容吧。" 邱海波说。

△十年前,转运伤员路途中,邱海波(右二)密切观察重伤员病情变化

" 他们长大了,我打心底开心啊 "

十年,这些当初伤情最为严重的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读大学、参加工作、创业、结婚 ...... 迎来重生,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迹。

邱海波也如家人般关怀着孩子们的成长," 前段时间,有个孩子跟我说,他第一次做梦,梦见了地震,却没有梦到死亡。我当时听了特别开心,也许这个苦难的过程翻篇了,他们逐渐走出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秀秀(化名)现在是兰州大学法学院研二的学生,如果第一次见面你一定不会想到这是一位从地震中走出来的坚强姑娘,脸上总是有着开朗的笑容。

" 秀秀在地震中失去了一条腿,但她跟所有的孩子一样都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我们之间的联系非常多,有时候生活学习上遇到困难了,她就会打电话给我们,聊聊天,她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觉得骄傲,感动。" 邱海波说。

十年,每次聚会都会带着伤感。十年相伴,笑中有泪。" 他们现在都长大了,有的人自己创业做手工艺品,开淘宝店。我有时候就会偷偷的去买几十只口红,送给科室里的女同事。看着这些孩子能够独立生活,我是真的打心底里开心。"

△ 2018 年 1 月,在成都,邱海波教授等专家们和获救孩子们的相聚

汶川地震给重症医学留下了宝贵经验

地震后,震区的整个医疗体系几乎全部被摧毁,如今重建工作怎么样了?今年,邱海波去了四川绵竹,这是灾后江苏对口支援的城市。让他非常感到自豪和欣慰的是,震区不仅重建了医疗、防疫、健康体系,在硬件和软件水平甚至有些地方超过了江苏。

" 如今绵竹的医疗体系完全重建起来了,还形成了突发事件的救援体系,创伤体系,ICU 的治疗体系。可以说这十年,卫生重建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有能力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更高的服务。" 邱海波说。

作为国家卫计委的重症病人救治专家组组长,邱海波认为汶川地震也给重症医学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他说,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一定要以重症医学作为平台,多学科发挥作用,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邱海波说,很多为重病人都发生在偏远地区,这些年来一直倡导重症医学互联网医疗,通过信息和网络技术,专家在南京就能看到县、乡一级医院病人的情况,专家通过远程进行诊治,让病人第一时间得到规范及时的治疗。这种 " 重症医学 + 互联网 " 的模式让重症医学不再仅在大医院和大城市,触角已延伸到了县、乡等医疗不发达的地区。

(编辑 周冬梅)

相关标签

汶川地震 四川 成都 都江堰 生死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