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福田区文明办、深圳晚报社联合举办的 2018 年 " 福田好公民 " 文明法治公益主题活动第四期举行," 福田好公民 " 代表走进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参观了解公园建设、运营等情况,听专人讲解红树林生态保护知识,观鸟赏景,近距离体验红树林湿地,欣赏保护区景致。" 福田好公民 " 纷纷呼吁,希望更多人参与生态保护公益行动。
▲ " 福田好公民 " 代表走进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近距离体验红树林湿地。
在管理模式上进行突破创新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于 2012 年开始筹建,2015 年正式开园,占地面积 38 万平方米,是一座集科普教育、生态修复、休闲游憩为一体的市政公园,也是全国唯一处在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广东内伶仃岛—福田自然保护区的东部缓冲带,是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区。
现场讲解员给 " 福田好公民 " 代表介绍说,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在管理模式上进行了突破创新,目前由王石等领衔的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MCF)全面管理,包括日常综合管理到生态环境保护再到自然科普教育,是全国首个由政府投资建设、社会公益组织运营管理的城市生态公园。因其特殊的生态战略位置,政府部门代表、生态专家组成了专业管理委员会,监督和考核红树林基金会的管理。
正清理影响红树林生态的外来物种
" 福田好公民 " 李正军是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红树林巡护队志愿者,他向 " 好公民 " 代表如数家珍地介绍了红树林的相关知识,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红树林素有 " 海岸卫士 "" 防浪先锋 " 之称,对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防风御浪、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有着重要作用,也是鸟类尤其是候鸟繁衍、越冬和觅食的重要场所。从外表上看,红树林并非如其名呈红色,而是四季常绿,只因其树皮富含单宁酸,被砍伐后氧化变成红色,故称 " 红树 "。
漫步在木栈道上,湿地不远处被锯断的树木成堆,远处有不少树木倒伏。大家很是奇怪,珍贵的红树林怎么会被砍伐呢?红树林基金会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是外来品种无瓣海桑,受台风 " 山竹 " 影响,倒伏了一大片。无瓣海桑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孟加拉国引入,防风防汛比本地品种有优势,且成活率较高,但它生长太快,一年可长高 1.8 米,最高可达 14 米,远远超过三四米高的本地物种,影响到了红树林生态," 目前正逐步清理中,且无瓣海桑只能人工种植,不会自主扩散繁殖,市民不用太担心。"
希望广大市民参与红树林保护行动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分为科普游览区、生态修复区和生态控制区。在工作人员带领下," 福田好公民 " 一行来到边境前沿的生态监测站,在新洲河老河道、深圳湾与香港之间,苍绿茂密的红树林,飞舞戏水的白鹭,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卷。" 福田好公民 " 罗爱兰、黄茂胜、张能用望远镜清晰地观看到了正在捕食的黑脸琵鹭,惊喜不已。MCF 工作人员介绍,在公园南区,每年冬季常见鸟种有大白鹭、琵嘴鸭、红嘴鸥、黑翅长脚鹬、黑脸琵鹭等,其中黑脸琵鹭是全球濒危的珍稀鸟类," 已发现约 10 只黑脸琵鹭来这里过冬。"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 福田好公民 " 还认识了老鼠簕、秋茄等红树植物,还有弹涂鱼、弧边招潮蟹等底栖生物。" 福田好公民 "、莲花北社区义工站助残义工宁志平感慨道:" 生命都有它本身的价值,人类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动植物。"" 福田好公民 "、通过绘画帮助自闭症儿童走出封闭世界的张鸿现场拿起画笔开始写生,记录下美好景致。
" 福田好公民 " 李正军自 2012 年至今,用脚步 " 丈量 " 海岸线,从保护、维护到栽培一批红树林,以实际行动保护红树林生态环境。他说,红树林这一连接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生态系统,如今面临着生存危机。他与其他 " 福田好公民 " 共同呼吁,希望广大市民参与红树林保护行动,为捍卫 " 海岸卫士 " 贡献一份正能量。
深圳晚报汪仕林 温银妮 文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