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赵丹丹 徐红艳 文 / 摄)2019 年春季,南京将实施升级版 " 弹性离校 ",让劳动实践、兴趣社团等进入校园。然而中小学生校外实践课程去哪儿,同样值得思考。" 南京有很多资源,比如高校、科研院所等,这些能否全部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1 月 10 日,在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鼓楼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南京市人大代表、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林仁礼建议,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研究制定南京市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可行性实施方案,让有条件的场地、场馆、设施对全市中小学生开放,并为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便利。
△南京市人大代表、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林仁礼
" 此前南大等高校重点实验室向社会开放,报名的参观者中,中小学生占了很大比例。" 谈及这一问题,林仁礼首先点赞了高校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的模式," 这也提醒我们,是不是学校可以和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将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与中小学课外实践活动课程联系起来。"
南京是六朝古都,博物馆、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场馆众多,高校、高新企业云集。如果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建立南京市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职业体验基地、文化艺术科技活动基地、金陵文韵美景体验基地等系列基地,将充分发挥这些基地场馆的教育作用,必将对学校教育方式、学生核心素养、创新能力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因而,他建议,由市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研究制定南京市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可行性实施方案,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有条件的场地、场馆、设施对全市中小学生开放,开发适合各种年龄段的实践课程;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的有效机制,市区两级政府财政扶持和补贴机制,充分调动各界为中小学生提供实践服务场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