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伟娟 / 文 王光强 / 摄)南京被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滚动编制了 4 版保护规划。然而相对于规划而言,实施进程缓慢。今年南京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林玮提交了一份建议,他认为南京应当完善由 " 指定保护、登录保护和规划控制 " 构成的保护控制体系,实现对各类文化遗产的针对性有效保护。
△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林玮
林玮表示,南京除明代都城格局做过相关保护和展示规划以外,其他都城时期的历史格局仍然需要深化规划,以体现南京 " 著名古都 " 的深刻内涵。目前虽然己经由 " 大拆大建 " 转为 " 搬迁居民、拆建加维修 ",但离 " 小规模、渐进式、院落单元修缮 " 的规划实施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如何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林玮认为,南京作为都城时期,尤其是明代,在江北设有浦子口、江浦、雄州等卫城;周边的宣城、滁州、句容、丹阳、仪征等都和南京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历朝历代依托主城,在南京城市外围形成了众多古镇古村。他建议南京借鉴西安、成都等名城的经验,强化区域层面的历史文化研究,包括历史城镇体系、对外交通体系、文化脉络体系等。此外,南京名城保护规划应当更加强调依托各类文化遗产,复兴和发展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相关的文化。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