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1-12
深晚报道|福田教育荣获全国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 月 12 日," 全国地方教育制度创新论坛暨第六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颁奖典礼 " 在北京举行 , 福田区整体提升城中村学校品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 项目获评优胜奖(全国共 6 名)。

为推动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的发展,2008 年起,21 世经教育研究院联合社会多方机构共同发起 " 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 " 评选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期望用改革的实践促进改革,促进中国的教育现代化。第六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活动共征集到 103 个案例,经过初选、初评、实地调研和研讨、终评等多个环节,评选出入围案例 30 个。最终,有 17 个案例分别获得 " 持续创新奖 "、" 优胜奖 " 和 " 优秀奖 "。其中,福田区的 " 整体提升城中村学校品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 教育实践获评 " 第六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 · 优胜奖 "。

受福田区教育局田洪明局长委托,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长郭其俊向大会作福田区城中村品牌学校创建联盟实施路径报告。福田经验受到教育专家高度评价,称赞福田整体提升城中村品牌学校品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这样的探索实践值得其他地区,尤其是其他特大城市学习借鉴。福田区教育局对标一流品质,狠抓教育内涵发展,优化调整布局结构,以学位扩容化解 " 量 " 的挑战,以整体提质提升 " 质 " 的水准,着力推进改革发展,全力打造本真、适才、普惠的优质教育,受到广泛好评。

近年来,深圳外来务工人员基本租住在城中村,之前由村小、村校脱变而来的城中村学校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寄读的必选。在福田,来深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比例达到 88%,居全市前列。为此,福田区教育局实施顶层设计,以城中村学校整体提质改造为抓手,在改革模式、建校品牌、资源配置、教育服务四个维度上进行创新探索,整体提升城中村学校办学品质,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

依托智库共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福田区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缔结战略合作关系 , 共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借助国家教育智库,聚焦新品牌学校建设。通过科研引领、突出重点,双方携手参与院区共建、以项目驱动为引擎,创新发展一系列举措,从根本上促进全区教育特色品牌发展。

成立联盟推进学校提质改造项目。采用 " 联盟 +" 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成立 " 城中村品牌学校创建联盟 ",将联盟作为教育系统内的特区来建设,打破现有制度壁垒,制定出台新型举措,以健全机制建设助推学校治理进程。" 联盟 +" 模式,开创全国城中村学校组团式共建发展先河。

联合社区聚焦办学内涵与外延发展。通过与辖区股份公司合作,探索实施 " 联盟 + 基金会 + 学校 " 三位一体办学新体制,协调社区组织的关系,同心协力、共进共赢。

科研引领促进学校提质。组建 " 城中村内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对策行动研究 " 课题研究团队,申报《义务教育均衡视域下城中村学校发展实践研究——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课题,已立项成为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教研先行增强学校活力。启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流动服务示范岗活动,发挥 " 帮、扶、带 " 的引领示范作用。组织全体学科教研员深入 18 所城中村学校开展集体调研和视导。

课程特供提高学校品位。根据小学流动儿童占绝大多数的实际,面向所有城中村小学提供艺术、科学特需课程,鼓励学校在全面发展基础上,以优势项目为增长点,培育学校特色文化,并将其渗透到学校各方面,带动办学品质整体提升。

改造扩建提升学校环境。制定城中村学校改扩建计划,加大城中村和薄弱片区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整体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在资源配置方面,福田区教育局注重适度倾斜城中村学校。实施校长常态轮岗制,尤其鼓励城中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的校长进行角色轮换。促进校长群体的经验迁移,同时校长换角度治校可激发校本管理思维创新。引进区外名师资源,出台《福田区教育系统面向全国选聘高端教育人才公告》,从全国范围内引进以特级教师为主的高端教育人才,分配至城中村学校;借力领航工程,大力培育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实施区内师资流动策略,制定《区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力争用 2-3 年时间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实现全区教师资源均衡配置。让优质师资向薄弱学校倾斜,促进师资力量均衡化。提拔一批优秀干部,充实到城中村学校领导岗位。

此外,福田区还全面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保障流动儿童适龄入学;全面推行四点半课程,通过购买服务,提供 " 人人有兴趣,各个展才干 " 的学生发展空间;全力资助困难学生,确保孩子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辍学。加大力度,善用资源,鼓励城中村学校创造性利用场地,重视儿童八小时以外的学习生活,为儿童安排辅导作业、自主阅读、体育、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等寓教于乐的活动。

城中村学校提质改造项目通过以整体提升为目标的 " 联盟 + 行动 " 改革模式,擦亮学校品牌;通过改扩建工程彰显学校特色文化、气质高度;通过推行区内优质名校师资向城中村学校流动及办学经费支持政策,优化教师队伍;通过行动研究,生成城中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对策;通过家校联动、社区联动等机制,提升家长群体素质。

2018 年,南园小学等 6 所城中村学校顺利通过办学水平评估。建校 90 周年、见证深圳发展奇迹的福田小学再度擦亮 " 老字号 " 品牌,在有着 20 年管理经验的 " 老校长 " 带领下,以 " 老榕树 " 精神和课程谱系为引领的办学特征树立了学校发展典范。

有着 87 年历史的皇岗小学秉持 " 让孩子站在校园中央 " 的理念,优先发展师资,打造七彩课程,充分体现了学校发展的儿童立场、教师主场、文化磁场和生活气场的特色。

福南小学重构课程内容,再造教学流程,探索形成一套自主教育的指南针课程体系,开展自主适性教育,让每个孩子快乐走向自主发展。

新洲中学围绕 " 真教育 " 和 " 善文化 " 的幸福教育理念,狠抓九大教育生态建设,98.3% 的教师认同学校办学理念,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达到 96.34%。

水围小学依据 " 上善水围,自主生长 " 的上善教育理念,打造善真德育、建设善思课堂、构建善水课程、培育善福教师、经营善美校园。

城中村品牌学校创建项目自实施以来,得到各大媒体和市民的广泛关注。福田区教育局在深圳特区报、晚报、商报、南都、晶报和先锋 898 电台、深圳电视台等省市多家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报道上百次。2017 年,城中村学校整体提升工程荣获第二届南都 " 深圳教育改革创新奖 ",被誉为 " 最有温度的教育民生实事 "。2018 年,项目入围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澳门同济慈善会举办的 " 第六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 " 和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组织的第四届教博会创新成果。

下一步,福田区教育局仍将继续探索城中村学校联盟机制改革创新,通过开展城中村内学校发展联盟间的德育研讨活动、管理研讨活动等多项举措,继续探索创造性提升其教育质量的有效对策。2019 年,福田区教育局计划推进 18 所联盟校创建 " 特色品牌学校 " 行动,通过 " 名校 + 薄弱学校 " 结对协同发展,实施跟岗研修、学科帮扶、课题研究与师资培训,邀请 3~5 名学校管理专家入校,精准定位,一校一策进行指导。同时,为提升师资水平,按照城中村联盟学校的新增编制数 50% 的比例引入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80% 的比例引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 类)、六 + 一部署师范类高校毕业的优秀师资力量进入联盟校。

深圳晚报记者 佟艳婷 通讯员 谢晨 颜慧敏 编辑 佟艳婷

相关标签

城中村 教育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