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1-13
省人大代表建议:打造“社区巴士”,把居民从家门口送到地铁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 徐红艳 / 文 顾炜 / 摄)家住主城区,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早晚出门,小区周边的背街小巷被私家车堵得严严实实。在今年的江苏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南京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曹玉莉建议,加大老旧小区地下或立体停车场建设力度,还支路于公共交通。同时,利用小型车辆打造 " 支线巴士 "" 社区巴士 ",让居民出了小区就能坐上公交车,快速前往附近的地铁站进行换乘,让公共交通出行更快速。

△省人大代表曹玉莉

人大代表调研:

老旧小区停车难,部分道路成露天停车场

不过,要想让 " 社区巴士 " 畅快地开进支路,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路内停车整治。

" 一些支路或背街小巷,政府前期整治得很好,但后期不少成了‘露天停车场’,有的道路很窄,两侧还都设置了停车位,乱停现象也很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曹玉莉代表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今年省两会前,她联合两位南京市鼓楼区人大代表,对鼓楼区停车问题进行了调研。

他们发现,鼓楼区发展较早,商业繁荣,停车场配建比例低,绝大多数老旧小区没有停车位。根据调研,鼓楼区现有机动车约 36 万辆,配建停车泊位约 18 万个,缺口达 50%。也就是说,有一半的车子没有配建车位。比如,中央门街道范围内的南瑞路,道路全长 1100 米,路幅宽 36 米,道路周边有四个社会停车场,外加道路双向停车,一共 1040 个泊位。但是到了晚上 7 点以后,社会停车场进入饱和状态,道路上也停满了车。

建议:

建地下或立体停车场,可取消部分支路停车位

如何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停车乱?她建议可以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由政府、社区、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出资,建一些空间占用小的地下或立体停车库。同时,曹玉莉注意到,在今年南京确定的 28 件民生实事中,也关注到了老城区停车难问题。南京今年要在老城选取 10 个区域节点,开展停车难问题综合整治试点,新增停车泊位不少于 5000 个。

另一方面,她还建议,一部分支线或者背街小巷打造好后,可不再设立固定停车位,仅供临时或应急停车,还道路于公共交通。

如何合理划定停车泊位?曹玉莉建议,首先需要对所有社会停车场的使用率情况做一个详细准确的评估,根据这些停车场的使用率情况合理设置道路泊位,社会停车场使用率高的地方适当施划道路泊位,而社会停车场使用率低的地方少划甚至取消道路泊位。

△南京江宁区运行的小型公交(资料图)

打造 " 社区巴士 ",引导市民公共交通出行

" 待支路还于公共交通后,我们的下一步定位就是让老百姓出了小区就能坐上公交,然后快速到达地铁站换乘。" 曹玉莉说,这样也能促使私家车出行变为公共出行,拥堵现象相对来说也会减少,城市出行更加快捷。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当前,南京每隔 500 米就基本能有一个公共交通站点,不过,这个 500 米是指小区门口到公交站点的距离,如果从出家门计算,实际步行距离远大于 500 米。如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曹玉莉建议,可以利用小型车辆打造 " 支线巴士 "" 社区巴士 "。目前在江宁区就有 15 座的小型公交上路。" 这样也可以结合网上定制公交,根据小区、学校或者单位集中出行时段进行私人定制。"

她也表示,在一些必须设置路内停车泊位的路段,也要合理制定导流方案。尤其是路幅宽度低于 16 米的街巷,交通管理部门应充分论证施划泊位压缩通行空间所带来的影响,结合该片整体路网的情况,制定适当的单向交通导流方案,提高通行效率。

(编辑 余爽)

相关标签

南京 人大代表 老城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