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1-16
深晚报道 | 龙华区一届三次党代会召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努力建成民生幸福活力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5 日,龙华区召开一届三次党代会,总结 2018 年,谋划 2019 年。记者从会上获悉,2019 年,龙华区在致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将继续下大力气改善民生,努力建成民生幸福活力区。

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2018 年,龙华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进出口总额均创历史新高。同时,龙华区明确,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以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来推动发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实践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因此,龙华区在 2018 年实施 50 件民生实事和 1600 件民生微实事、民生支出达 156 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支出的 64% 的成绩基础上,今年决定,在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用心用情用功办好年度 40 件民生实事,努力把民生短板变成 " 潜力板 ",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努力建成民生幸福活力区。

数字,是最直观的成绩,也是最厚重的承诺:

推进 18 条道路建设 新增道路 20 公里以上

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离不开完善的道路交通。2019 年,龙华区将在交通建设上再发力。区党代会透露,今年龙华区将加速织密轨道交通网,包括推动赣深高铁建设,推动 4 号线北延段、6 号线龙华段轨通,力争将 18、21、22、25、27 号线等线路纳入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全面启动现代有轨电车二期建设。便捷的轨道交通正向龙华走来。

同时,龙华区将持续完善 " 九横九纵 " 骨干路网,推动清平高速二期、外环高速、梅观快速市政化改造工程加快建设,侨城东路北延、沙河东路北延、宝鹏通道等早日开工,高标准打造龙华大道,推进观天路西延等 18 条道路建设,建成石清大道一期等一批主次干道,新增道路 20 公里以上。未来的龙华区,开车出行将更加方便。

该区还将继续畅通交通微循环,实施片区路网、拥堵点、断头路等三大治理工程,以及人行天桥、自行车道、停车场等三大建设工程。加大 " 禁摩限电 " 工作力度,深化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营造安全有序、畅通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新增公办学位 1.8 万个

教育是民生更是国家战略,龙华区教育发展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增供给、促均衡、提质量。随着人口的增加,学位紧张成为市民忧心的问题。为此,龙华区不断增加学位供给。龙华区党代会透露,今年将开工建设 9 所公办学校,新增公办学位 1.8 万个。同时推进 13 所原村小整体提升,完成 9 所学校前期工作。新增幼儿园 25 所,幼儿学位 7500 个。

龙华区还将推进时尚设计学院、国际版画学院规划建设,加快填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的空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建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坚持积极教育理念,推进 " 未来学校 " 建设,实施 " 未来教育家工程 ",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医疗事业努力实现省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

医疗卫生事业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龙华区坚持增供给、提质量,努力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着力解决 " 看病难、看病贵 " 问题。今年将加快市新华医院、市第二儿童医院、区综合医院等 5 所医院新建和区人民医院等 3 所医院改扩建,力争区中医院开工建设,推进两所区属医院创 " 三甲 "。同时,为了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名医,龙华区今年将继续深入实施医疗卫生 " 三名工程 ",引进 3 个以上国家级医疗团队。尤其引人关注的是,龙华区今年将努力实现省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市民可以就近看到重点专科医生了。该区还将深化公立医院集团化改革,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力争深圳书城龙华城等 3 个项目完工

民生不仅是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还与基本的文化需求密切相关。文化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思想状况、文化权益和精神品质,体现的是软实力,是民生之魂。 围绕着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建设文化强区目标,龙华区认真落实 " 文化创新发展 2020"。其中今年将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力争深圳书城龙华城、观澜体育公园、简上体育综合体等 3 个项目完工。市美术馆新馆、市第二图书馆等 7 个项目开工, 加快推进龙华文体中心建设,以及市文化馆新馆和区文化馆、图书馆、大剧院等项目前期工作。

龙华区还将大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推动龙华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时尚文化传承创新,创建 " 龙华文艺之家 "。制定文艺创作扶持政策,推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和龙华特色的精品力作。健全三级联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 " 五彩周末 "、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等品牌活动,继续办好国际网球公开赛、国际龙舟赛等系列赛事展会,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不少于 6000 套

住房是民生之要," 住有所居 " 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此,龙华区今年将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开工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不少于 6000 套,让更多符合保障条件的市民住进新房。

同时,龙华区还将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公益职介招聘等公共服务,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范围。统筹做好救助、养老、家政服务、公益慈善等各项工作,加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权益保障,切实兜住民生底线。

新增 20 公里环城绿道

方便市民开展户外健身休闲,为市民营造生态、绿色的户外运动休闲空间,龙华区今年将加快建设 " 四大绿色地标 ",力争大脑壳山公园开工,新增绿廊 15 万平方米、20 公里环城绿道,建成 4 公里观澜河滨水长廊;高标准建设民法、竹文化两个国家级主题公园,以及音乐等特色公园,建成北站中心公园等一批大型公园,加快建成公园之城。

同时,该区力争 " 建 " 出一批城市新精品。高标准推进城市设计试点工作,打造北站超高层建筑等一批建筑精品,力争实现鲁班奖、詹天佑奖等国家级荣誉零的突破;" 绣 " 出一幅宜人新锦缎。加快建设 " 四季花城、生态花城、人文花城 ",完成和平路等十大道路景观提升;完成 136 个城中村综合治理,重点打造上围艺术村、鳌湖艺术村等十大特色村落,让城中村加快成为城中景。

" 拆 " 出一片发展新空间。坚持政府主导、利益统筹、滚动开发,开展 15 个大片区整体升级改造研究,完成华电地块等项目整备任务,确保供应土地 20 公顷以上、整备入库 150 公顷以上。完成 50 个以上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征地拆迁,补偿建筑物 30 万平方米以上;深入实施查违三年攻坚行动,确保如期完成年度考核任务。

全面消除 110 个小微黑臭水体

党代会透露,龙华区将坚定不移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以治水实效回应民生期待,全面消除 110 个小微黑臭水体,以更优环境改善民生诉求。同时,完成全部小区正本清源改造,推动污水处理厂又快又好完成提标改造,加快建设民治水质净化厂,系统推进 " 厂、网、河 " 一体化治理,坚决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及 " 回头看 " 反馈意见整改年度任务。

同时,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 " 深圳蓝 " 可持续行动计划,实行全域联防联控,深化工业废气、餐饮油烟、汽车尾气、施工扬尘排放整治,确保 PM2.5 年度均值低于 27.5 微克 / 立方米。打好固废攻坚战。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减量行动,健全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全链条分流体系,基本实现餐饮行业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处理,加快环保发电项目选址建设,做好绿化、建筑等其他固体废弃物处置工作,加快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深化环境监管监测机制改革,探索 GEP 核算体系,让龙华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深圳晚报记者 黄明钢

相关标签

建成 城中村 高质量发展 轨道交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