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1-16
江苏高院的工作报告不光能看还能听,扫码就能欣赏民谣MV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顾元森 / 文 顾炜 / 摄)法院的工作报告一向给人很严肃的印象。不过,1 月 16 日上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夏道虎所作的工作报告,用手机扫一扫报告结尾的二维码,一首清新的民谣 MV 便出现了—— " 那一年的那一天,来到这门前。满地的梧桐叶,初来乍到的秋天 ......"

工作报告中的这首歌,便是曾经火爆网络的 " 机关民谣 "《宁海路 75 号》,不少人之前已经听过。现代快报对此做过详细报道。

△现代快报相关报道(戳这里看视频

" 宁海路 75 号,是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所在地,这里凝结着几代江苏法院人的美好记忆,也见证了新中国法治的成长历程。" 法院工作报告中如此写道。

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江苏高院的两名法官——赵俊和朱嵘。两人戏称他们的组合是 " 奶奶灰乐队 ",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有两个说法,一是法官制服的颜色,二是曲作者朱嵘一头显眼的灰白头发。

提起赵俊,很多人不知道,不过说起他的网名 " 桂公梓 ",在网上可谓大名鼎鼎。他创作的科幻短篇小说《金陵十二区》曾获 2014 年中国科幻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多才多艺的赵俊创作了《宁海路 75 号》的歌词。朱嵘在学生时代便是一名文艺骨干,并组建过乐队,参加工作后,他没有更多的时间投入自己的爱好,但骨子里仍是一个 " 文艺青年 "。为《宁海路 75 号》谱曲,对朱嵘来说是小菜一碟。

《宁海路 75 号》不仅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还在全国第三届平安中国 " 三微 " 比赛中荣获十大微视频一等奖。

正在召开的江苏省两会,江苏省高院的报告创新,让人们对法院和法官们印象除了严谨,又多了一份生动和鲜活。

(编辑 余爽)

相关标签

江苏 高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