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7 日是第 66 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也是 32 届中国麻风节,今年的主题是 " 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 "。1 月 16 日上午,深圳市卫计委、市区财政、民政、残联、红十字会等 23 个单位组成慰问团来到惠州白露医院,给深惠两地的麻风病休养患者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
记者从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了解到,深圳去年麻风病新发 15 例。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深圳累计发现 752 例麻风病(其中常住人口 533 例,暂住人口 219 例)。经积极规则足量的治疗,至去年底仍需管理的麻风病人 145 例(其中现症病人 62 例,愈后监测者 83 人,白露医院休养住院病人 3 例)。
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麻风病防治科主任黄俊新表示,麻风病的唯一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麻风病患者,主要通过皮肤密切接触或经呼吸道飞沫传染,其次为间接接触传染。虽然在深圳,麻风病已处于低流行状态,但仍然缺乏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社会对麻风病的歧视仍然广泛存在,麻风病并未真正消灭。 今年将继续加大疑似麻风病例发现力度,按照广东省和深圳市 " 麻风病症状监测方案及工作指南 " 的要求,在全市医疗机构的相关科室组织实施,早期发现麻风病人。
值得注意的是,因麻风病的临床早期表现只有单个或几个与皮肤齐平或边缘高起的皮疹、不痒不痛,容易被人们忽视;当病情加重或出现麻风反应时,病人才主动到医院求医,而这些病人的病期多数已发病几年了,甚至出现了可见的残疾。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麻风病人,是控制传染,预防畸残,保护健康人群的最好方法。麻风病没有一级预防措施,服用有效的抗麻风药物或接种卡介苗 ( BCG ) 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薛浩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