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1-17
深晚报道|深圳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南山委员高度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深圳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召开期间,南山委员高度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融合发展机制、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区域内经济和人才等方面提出建议。

2018 年 9 月,期盼已久的广深港高铁上线,与之隔海相望的港珠澳大桥也全线开通。粤港澳大湾区 " 一小时都市圈 " 的未来场景已经步步走近,一个经济新引擎正在蓄势待发。

与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南山区政协主席陈军,市政协委员、南山区副区长练聪,市政协委员、南山区政协副主席王树佳、黄险峰等深圳市政协委员热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话题。陈军等来自南山区的政协委员提交的提案主要涉及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机制、融合发展机制,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区域内经济、教育、人才和科技等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委员们从体制机制、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国际合作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打造 " 站城 " 高度融合的 " 高铁新城 "

关键词西丽高铁枢纽

陈军认为,西丽高铁枢纽是集国家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其位于广深创新走廊的轴线,串联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留仙洞总部基地、高新园、后海总部基地等重点片区,交通功能、区域位置都极其重要。

西丽高铁枢纽所在的曙光片区应充分学习国际发达城市的先进经验,以西丽高铁枢纽建设为契机,提出站城规划方案,梳理西丽高铁枢纽周边地区城市空间关系,尤其是留仙洞总部基地、高新北等临近片区,进一步综合研究上盖综合开发的功能定位及功能划分,以充分发挥西丽高铁枢纽作为大湾区创新中枢的功能作用。

陈军建议市轨道办会同市直各相关部门统筹谋划,把西丽高铁枢纽打造成站城一体化的典范,具有新型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世界级枢纽,带动大湾区发展的创新中枢。同时以西丽高铁枢纽建设为契机,理顺西丽站与城市、城市与产业的关系,将西丽高铁枢纽打造为集交通及其他城市配套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充分贯彻 " 以人为本、站城一体 " 理念的," 站城 " 高度融合的 " 高铁新城 "。

建设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重要一极

关键词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市政协委员李子刚认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地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节点,向南串联起留仙洞、高新区、后海等科技研发高地,向北打通光明、东莞等制造产业化重镇,紧邻西丽高铁枢纽,区位交通条件优越。该片区拥有深圳大学城、南方科技大学、深大西丽校区等高等教育资源,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科研资源和西丽水库、羊台山、大沙河等山水资源,是深圳市高校最密集、科研基础最成熟,并兼具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规划建设范围共 57.1 平方公里。经梳理,可新增重点片区建设用地 301.3 公顷,其中科教用地 233.7 公顷。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现有基础深厚,目前已经聚集了大量科研机构、高水平大学、前沿产业、高端用户等,预计 3 年 -5 年时间即可逐步产生重要国际领先成果,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颗璀璨明珠和全球创新版图中重要一极。

李子刚建议将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教城,力争列入国家层面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实施文件中,成为粤港澳合作发展重要平台之一。恰逢改革再出发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出台之际,加快推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是深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重要抓手。

打造代表城市形象的地标性文化设施

关键词文体设施

练聪在《关于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的提案》中认为,重大文体设施是城市形象重要标志,也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阵地。当前加快推动深圳市文体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练聪建议,一是规划建设新的文化设施地标建筑。对标国际一流城市、着眼城市未来发展需要,规划建设深圳歌剧院、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中国改革开放博物馆)、深圳创意设计馆(中国设计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 深圳馆等新的文化设施地标建筑,掀起深圳第三次文化设施建设的高潮。努力将这些新建文化设施打造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代表城市形象的地标性设施,进一步扩大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提升现有特色文化街区品质。三是提升改造原有文体设施。对上世纪 80 年代建成的原有文体设施进行摸底调查,对存在功能不足、安全隐患、设施设备老化等问题的文体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建筑品质、完善服务功能,让原有的文体设施焕发活力,更好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大格局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将市体育中心打造成多功能、复合型、综合性文体中心。提升改造大南山公园,将其打造成深圳市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加快深圳博物馆老馆维修改造工程、关山月美术馆改扩建等工程。四是推动建设一批文体设施和教育载体。例如南山区重点规划建设大沙河文体中心、粤海文体中心、蛇口文体公园等项目。

形成 " 十 " 字形城际轨道线网骨架

关键词深圳湾口岸枢纽

市政协委员王雪认为,近期,深圳市正在开展《珠三角城际轨道深圳地区布局规划 ( 修编 ) 》的方案研究,同时,深圳湾口岸枢纽规划也正在编制。结合深圳市最新发展需求,建议将穗莞深城际、深莞城际引入深圳湾口岸,打造深圳湾口岸综合枢纽。

深圳湾口岸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门户。深圳湾口岸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入海口,与香港隔湾相通,是湾区面向香港的西部门户和广深港创新发展主轴的核心节点,向北串联起留仙洞、高新区、后海、深圳湾超级总部等科技研发高地,打通光明、东莞等制造产业化重镇,向西联系蛇口及前海自贸片区、宝安中心区。

目前,深圳湾口岸既是深圳西部唯一陆路口岸,也是直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珠江东岸走廊,是珠三角与港澳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连接门户,打造深圳湾口岸枢纽已迫在眉睫。

王雪建议在深圳湾口岸枢纽通过穗莞深城际线从前海引入深圳湾口岸枢纽、可连通至皇岗口岸形成东西向快速联通,将深莞城际线引入深圳湾口岸枢纽形成南北向快速联通,在深圳湾口岸形成 " 十 " 字形城际轨道线网骨架,同时,深圳湾口岸枢纽可以最短跨海距离实现与香港洪水桥的联系,形成以深圳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枢纽节点,可以为未来深港跨界轨道交通总体规划建设提供条件和弹性。

深圳晚报记者马琳洁

相关标签

深圳 粤港澳大湾区 深圳湾 高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