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福田,勒杜鹃盛情绽放,街头巷尾红红火火送春联的场景,提醒着步履匆匆的人们:年,近了。
1 月 21 日下午,60 岁的闫阿姨特意比平常早半个小时出门,先去菜市场,一手拎着鸡蛋、芹菜,一手从街道书法社的老师们的手里接过飘着墨香的春联,跟邻居们笑着打了一圈招呼,很是开心。
就在周末,儿媳告诉她,在街道的微信公众号上订了定制版春联,让她到社区党委领取。闫阿姨不太常用手机,但是社区的活动,总落不下,儿子、儿媳每周五晚上都会告诉她,哪里有讲座,哪里举行活动可以参加。
这是福田区福保街道以 " 至善福保 " 公众号为突破口,打造居民掌上的 " 公共服务淘宝店 " 的生动缩影。居民要什么街道就提供什么,通过精准有效的服务,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需求意见 " 我来提 ",居民由 " 观众 " 变 " 导演 "
" 至善福保 " 是福保街道办事处的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号,每周五晚上 8 点进行推送,每周五晚上看看街道推出什么活动,发布了什么信息,似乎成了四万名粉丝的默契。细心翻阅发现,该公众号只发公益课程、福利活动、安全提醒、生活贴士、优惠政策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信息。
在 " 微事我言 " 版块中,居民通过 " 随手拍 "、" 随时提 ",对街道环境、设施等方面提出建议。去年有网友反映,福保社区南片生活区距离红树林生态公园直线距离仅百米,但入园却需绕行一公里,建议新增一条入园通道,辖区党支部主动与居民联系共议,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商讨细节,与福田区环水局、城管局以及交警等部门沟通,仅 1 个月时间,就在红树林生态公园东侧开辟了一条新通道,并配合周边环境提升,惠及了周边 5 万居民亲绿。
对于居民来说,最喜爱的还是 " 至善福保 " 中的 " 社区活动 " — " 我要组团 " 版块。该板块以 " 一人发起,多人附议,社区开团 " 模式运营,组团成功后,由社区党委以民生微实事立项,统筹安排公共服务场地,并在社区枢纽型社会组织平台招标引入优质社会组织承接。对于组团成功的项目,由发起人做 " 班长 ",协助老师管理课堂,由此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组团管理,有效提升课堂的服务品质。自去年 5 月以来,已成功开团 74 个,服务居民 1 万人次,内容既有服务来深务工者的 " 粤语课 ",又有服务园区员工的 " 电脑编程课 ",还有关爱妇女的 " 插花课 " 等。
福保街道相关负责人强调,转变原有以 " 工作展示 " 为主要内容的推文方式,全力打造以 " 服务 " 为品牌的推文特色。去年以来,发布 249 条推文,总阅读量约 35 万,其中单篇最高阅读量达 10 万 +。
△推文互动 " 很暖心 " ,基层服务有粘性可持续
李阿姨参与的,就是最近福保街道结合春节假期推出的 " 春联定制 " 服务。居民在微信评论区留言春联内容,甚至还可以指定 " 春联义工 "。在微信留言页面,深晚记者看到网友 " 永春 " 留言:"1 号义工 + 上联:玉犬迎春国兴旺;下联:金猪献瑞兆丰年;横批:国泰民安 + 福保社区 "。经过统一登记、匹配,出身书香世家的深圳市书画研究会理事,工艺美术师 1 号义工赖福豪老师为网友 " 永春 " 写好了春联。编辑回复:" 明天下午 5:00 开始可到福保社区工作站领取定制春联。领取代码: 1 号义工定制第 6 号 "。
居住在明月社区的李菊花阿姨是社区墨缘阁书法社的一员,送春联活动现场她跟几位老友忙得不亦可乎,四岁半的小孙女小心翼翼地踩在春联的一头,帮忙晾晒。李阿姨趁机教小孙女学习传统知识,背三字经、朗诵故事,好不惬意。
书法社社长黄卫群告诉深晚记者,书法社有会员近 80 人,有 80 多岁的老党员,也有 90 后 " 小鲜肉 "。此次街道发起送春联活动后,会员非常积极,一起创造了 600 多幅春联," 大家都是拿回家写,很认真 "。周洪顺荣誉社长一口气写了 80 多幅春联。他说," 为邻居服务,不辛苦,大家喜欢我们就高兴了 "。
福保街道相关负责人坦言," 以往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服务对象在哪,做一次活动来一批人,结束就散了,但是他们想要什么,有什么意见我们不知道 "。该街道通过微信公众号运营等智慧手段,树立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新理念,线上线下结合,将单一的碎片化单次活动,变为系统性、有粘性的持续性联系,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以前摆摊请书法家送春联活动,耗时耗力。现在所有社区的书法社的老师、书法爱好者,一起动手写了几千幅春联送给街坊四邻,居民在网上实时互动。人民群众在享受服务的过程当中,由享受变成了参与和付出,居民在互助、奉献中收获幸福感与获得感 "。
此外," 至善福保 " 还设小编微信号 --" 福宝宝 ",以街道形象面对居民,集推送活动、互动答疑为一体,成为党委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交流互通纽带,目前," 它 " 已拥有 2600 名活跃粉丝,各类活动群、讨论组 109 个,成为听心声、解民惑、聚民意的有效来源。特色小程序 " 健康管家 " 为居民记录血压、血糖等数据,做睡眠健康、压力、产后抑郁等测评,还可以与周边居民一块打卡健身、阅读,完成挑战任务;" 福保故事 " 讲述福保辖区里各行各业人的 " 小故事 ",以 " 每月一主题 " 的形式,推送相关联行业的暖心事迹,通过真实故事引发居民共鸣,传播正能量。
深圳晚报记者 佟艳婷 通讯员 李明 / 文 聂康康 / 图 编辑 佟艳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