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3 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深圳市龙岗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大会听取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书面听取政协常务委员会关于五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区政府关于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并举行大会发言。记者获悉,在 2018 年交办的 85 件提案中,办理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 100%,建议采纳率达 92.6%、落实率达 86.5%。
来自各党派、团体和社会各界的区政协委员汇聚一堂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推动协商民主建设新发展,为龙岗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建言献策。
政协委员 李红
发展微巴 打通服务社区 " 最后一公里 "
大会发言环节,15 位政协委员上台发言,22 位政协委员提交纸质方案,提案涉及经济建设、科技创新、文化教育、社会治理、城市建设管理等多个领域。其中,政协委员李红提出关于龙岗区发展微巴的建议,她表示,目前龙岗微巴发展存在场站保障不足、机制尚未完善、出行需求采集不够充分等问题,导致微巴发展犹如 "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无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公交出行需要,希望发展微巴来打通公交 " 微循环 " 及降低交通出行成本。
她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以共治共享为原则强化微巴保障。要推进交通部门、属地街道、属地企业、公交企业协同共建共治,形成政府善治、社会共治的长效机制;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完善体制机制。要加强微巴线路运行的技术指导和行业监管,健全一套引领微巴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三是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充分依托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挖掘居民出行需求,提高微巴运行服务水平;四是以安全生产为底线提高运营能力。要对 " 人、车、路 " 三大安全要素进行严格把关,筑牢微巴运行的安全底线。通过 " 个性化 " 定制,来填补公共交通体系中的 " 盲区 ",为龙岗打造民生高地提供强有力支撑。
政协委员 樊亮
消化临河建筑 守护 " 城市蓝线 "
政协委员樊亮关注城市水源问题,特别是城区水源保护防线。他指出,在治水提质工作方面,河道治理最大的难题就是临河建筑。而那些建筑不仅影响风景,还污染环境,有的建筑物下面经常隐藏多条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管道,肆无忌惮地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染河道。据统计,龙岗区现有河道 62 条,总长度约 220 公里,现有临河大型建筑 480 余栋,总建筑面积超 70 万平方米。如按现有补偿标准,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而且拆除难度不言而喻。
如何破解此难题?他提出三条建议:一是细化 " 城市蓝线 ",明确整治范围;二是利用城市更新,消化临河建筑;三是参照 " 棚改 " 模式,破解征拆难题。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樊亮表示将认真履职,积极参加龙岗区政协的各项活动,做好社情民意的调研,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撰写提案,传达民声。
(深圳晚报记者 郑燕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