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经纬 季雨)热播网剧《鬼吹灯之怒晴湘西》(以下简称《怒晴湘西》)看了吗?从开播以来就热议不断。剧中各种稀奇古怪的倒斗工具、神秘的湘西地界、元朝大将墓地 ...... 看地大家眼花缭乱,心里充满好奇,这些都是真的吗?1 月 24 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了解到,湘西地带存在元代大墓的可能性很小,墓地里也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玄乎。
△《怒晴湘西》剧照
疑问一 :
湘西真的有元朝大墓吗?
存在的可能性很小
在《怒晴湘西》的故事里,陈玉楼、鹧鸪哨等一群年轻的探险者们来到了位于湘西怒晴县内的瓶山,探寻一座隐藏许多秘密的元代大墓葬。关于这个故事的中心,这座元代大墓真的存在吗?
△剧中截图
专家的答案是:存在的可能性很小。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说,湘西地区有关于元朝时期的考古发现,暂时还没有记载。" 中国元朝时期疆域辽阔,也是一个尚武的朝代,不过当时湘西这块地域应该是位于湖广行省和四川行省的交界处,而且当时这里也不是行省的政治中心,应该是下设的宣慰司机构进行管理,生活的都是当地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百姓,所以出现元朝高官衔大墓葬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另外一点,由于游牧民族自古以来的迁徙习惯,元代可汗的陵墓至今线索甚少。" 蒙古人没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比较简单,特别是在大举扩张的战争年代,丧葬仪式尤其简单。" 林留根说,不仅如此,元代丧葬时兴火葬,很多元人都以火葬的方式结束一生。" 现在江苏境内发现的墓地中,位于涟水县南集乡长浦村石碑庄的嵇安墓名声最大,这座墓地是由元朝镇国上将军嵇厚为其父嵇安所造,记载了嵇安家世及其功绩。"
疑问二:
六翅蜈蚣、无限机关,墓地里真这么玄?
都是编出来的
在盗墓剧中,诡异蛊虫和墓地机关是 " 常客 ",《怒晴湘西》中主角们遇到了可噬人骨血的毒蜈蚣,未来还将经历 " 无限永久连环机关 ",这些设置乍听来似乎很厉害,细细一想总觉得哪里不对。
△剧中截图
" 这些都是电视剧编出来的。" 林留根说,墓地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玄,也没有很恐怖,它就是人和物化成泥土的过程。墓地里的环境也不允许那么多生物生存,能毒死人的蜈蚣更是小说家和编剧编出来的。
至于墓地机关,倒确有其事。" 这些机关基本都是留给盗墓贼的。" 林留根解释,现代出土墓地里发现过很多墓地机关。举一个例子,河南省上蔡县的郭庄楚墓就采用了一种奇特的防盗术。它用积沙积石的方法,当盗墓者挖洞挖到积沙层,沙子会流到洞里,沙子流动会带动石头塌方,沙层中精心埋藏积石、最小的仅 3 公斤,最大的 165 公斤。因此,郭庄楚墓虽曾经历十多次的盗掘,椁室仍存留着很多珍贵文物,墓地机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怒晴湘西》剧照
疑问三:
冬瓜、南瓜、西瓜,啥时候多出个北瓜?
真有其瓜,网剧解释让人害怕
剧中,主角陈玉楼挖墓时挖出了一片 " 北瓜地 ",这里的瓜看似西瓜,但经陈玉楼一番解释后才知道,这北瓜长在穷山恶水之处,又被叫做尸头蛮,是由死人的怨气凝结而成,让不少看剧的小伙伴听得心里一惊。
大家知道冬瓜、南瓜、西瓜,北瓜又是什么东东?现代快报记者联系到了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汪良驹,汪教授表示," 北瓜其实就是南瓜。在一些南方地区,例如在湖南、江西以及安徽部分地区,人们就习惯把南瓜叫做北瓜。" 汪教授告诉记者," 电视剧里面的说法是不对的,但其实无伤大雅,其用意就是增加故事性。"
据史料记载,北瓜之名最初出现于明嘉靖二十年的《宣府镇志》中,本指南瓜中的一类品种,颜色深绿,瓜型较小或弯长,相对于南瓜中颜色金黄、瓜型扁圆的一类而言。北瓜之得名与最初种植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有关。清以来,有些地方开始称笋瓜、西葫芦为北瓜,这就导致一名多指的现象,要注意区分。
声音
业内专家:对于电视剧里的 " 历史错误 " 别太较真
南京文史学者薛冰近日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中表示,对于电视剧里的这些 " 历史错误 ",大可不必纠结这些。" 电视剧就是讲故事,不应该把故事当做历史来看。" 他举例,曾经经典的《康熙大帝》,虽然是历史剧,但也有很多不符合历史的剧情。" 电视剧毕竟是比较娱乐化的东西,很多都是拼凑而来,大家看个开心就行,没必要太较真。"
一位影视圈业内专家也认为,看电视剧应该抱着一个轻松的心态。" 熟悉剧集原著小说作者天下霸唱的粉丝都知道,他的作品大部分讲的都是一些‘盗墓’‘寻宝’之类的悬疑冒险,与《血色湘西》《湘西往事》《湘西剿匪记》等取材真实历史故事的影视作品有很大区别。但即便是取材真实历史的电视剧也不是真历史,追求剧情和故事性。"
但这位专家指出,所谓不要太较真剧集内容,并非是让观众们完全不闻不问。" 现在电视剧里仍存在不少雷人剧情,比如各类玄幻剧里的神仙,甚至电视剧里无所不能的主角,都是需要提出质疑的。希望广大剧迷看剧时都抱着一个正确的心态。"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