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2-13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旁将建城市文化空间,用于临时展览、文化交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实习生 杜慧 记者 徐梦云 赵丹丹)南京利济巷是连接中山东路和科巷之间的一条小巷,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就位于利济巷 2 号。2 月 13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 南京市利济巷城市公共文化空间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进行批前公示,征询公众意见。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旁将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地上建 2-3 层建筑,为临时展览、文化交流空间之用,并设立公共广场,地下为停车场。

据介绍,项目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五老村街道五老村社区利济巷东侧,长白街西侧,科巷北侧,就在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东侧,占地面积约 2582 平方米。据了解,原来这块地就为陈列馆的地面停车场部分,此次规划用地性质为公共绿地,总建筑面积约 4925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 1525 平方米,主要功能为临时展览、文化交流,以及为周边区域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从规划图上来看,地面将建 2-3 层建筑,最高 9.2 米,建筑前设立公共广场。地下建筑面积约 3400 平方米,主要功能为地下停车库及设备用房。目前方案已通过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咨询会审议。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是亚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也是为数不多的被在世 " 慰安妇 " 幸存者指认过的慰安所建筑。由八幢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组成,原由国民党中将杨普庆于 1935 年至 1937 年间陆续建造,为两层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物,名为 " 普庆新村 "。1937 年底,日军占领南京之后,将利济巷 2 号改造为 " 东云慰安所 ",将 18 号改造为 " 故乡楼慰安所 "。

2015 年 12 月 1 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正式开馆,对公众开放。此次在陈列馆旁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也有利于陈列馆扩大空间,举行临时展览、历史文化交流活动等,同时充分利用空间,将停车转为地下,也为周边市民打造街巷中的活动空间。

(编辑 余爽)

相关标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