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顾建 王晓艳 记者 姜振军)一祈风调雨顺,二祈国泰民安,三祈五谷丰登,四祈六畜兴旺,五祈万事大吉、六祈天下太平 ……2 月 14 日,2019 盐城市阜宁县第四届民俗庆典 " 打春牛 " 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庙湾古城广场热闹开场。
活动当天,现代快报记者在阜宁县庙湾古城现场看到,尽管天气非常寒冷,还下着绵绵细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市民前来观看演出的热情。表演还没开始,舞台两旁就人山人海,挤满了驻足观看的市民。
" 我家就在附近,我每年都来看打春牛表演,办的也很隆重,搞得很不错。打春牛喻示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希望讨个好彩头,在新的一年诸事顺利。" 今年 69 岁的彭大儒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激昂的鼓乐声和阵阵欢呼声中,春牛出场了,今年的春牛根据中国传统的规矩制作,黄头黑脚黑耳,黑身青腹黑尾巴,白腿白蹄子,它的尾巴还是向右摆的,好不神气。中国 " 二十四节气 " 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立春 " 是 " 二十四节气 " 之首。" 打春牛 " 又叫 " 鞭春仪 "、迎春礼 ",是中国农耕文化中历史最悠久的礼俗之一,普遍流传于苏北等地区。
" 用彩鞭鞭打春牛寓意来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提醒人们春耕即将开始,莫误农时。" 据介绍,阜宁 " 打春牛 " 共分为庙湾演兵、出会迎春、祈福鞭春、接福庆春、踩街闹春五个篇章。鞭春牛是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在执礼官的主持下," 古代县官们 " 带着乡民围绕春牛,执鞭打牛,百姓纷纷叫好。礼毕,演员们把春牛肚子里的糖果、阜宁大糕、谷物等分散给台下观众,祈福大家来年步步登高,都有好彩头。
" 新春里打春牛,我们就是号召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用奋斗追逐梦想。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活动的同时,我们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村头大院,让老百姓在新春里感受到精品传统文化的魅力。" 阜宁县文化馆馆长许红雁说,活动中还对牛歌 、阜宁大糕、公兴面塑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了展示。
近年来,阜宁县对 " 牛歌 "、" 打春牛 " 等农耕文化进行抢救性挖掘、传承和创新、着力打牛歌造的 " 牛歌大赛 " 活动、" 悠悠牛歌故乡情 " 节目两次获得江苏省 " 五星工程奖 "," 牛歌之乡 " 获得文化部 " 群星奖 "、阜宁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牛歌之乡。
(通讯员供图)
(编辑 范文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