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卫兵 记者 尹有文)"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 对母亲河做一个大体检 "" 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中,拥有 97.8 公里长江岸线的泰州又推新举措。
2 月 14 日,泰州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启动 " 健康长江泰州行动 ",力争通过 1 年左右的时间,实现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打造健康长江。行动中将重点建设 " 健康长江、泰州行动 " 大数据平台,强化河岸共治,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以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管,科学有效管护好长江母亲河,花大力气守护好一江清水。
△新闻通气会现场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尹有文摄
" 行动以改善长江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长江干流、通江支流为突破口,抢抓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国试点契机,对长江泰州段全面开展健康大体检,实施长江排口整治等专项行动。" 泰州市副市长徐克俭介绍,行动将建立 " 健康长江泰州行动 " 大数据平台,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 " 三水共治 ",突出工业、农业、生活、航运污染 " 四源齐控 ",深化和谐长江、健康长江、清洁长江、安全长江、优美长江 " 五江共建 ",为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通讯员供图
具体行动方面,泰州计划通过设立 " 长江体检表 "、开展专项行动、建立大数据平台、强化应急管理、推进能力建设等五个方面,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推进水陆统一监管,有效管控长江生态环境空间,管护长江生态系统。按照 " 健康长江 " 建设要求,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建立 " 方案管理—项目管理—进度跟踪—现场核查—销号管理 " 的全过程数字化调度指挥。同时结合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保障各类专项行动 " 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 "。强化大数据分析,建立完善 " 健康长江泰州行动 " 大数据平台,以 " 立体监控、实时分析、融合联动、快速反应 " 作为总体建设目标,即针对长江生态隐患,实现水、陆、空立体式监测全覆盖;针对长江岸线污染源,实时回传视频图像、监测数据;针对专项行动任务,实现任务统一调度、工作协同互动;针对一般问题突发事件,实现实时预测预警、应急响应联动。
泰州还将创新建设 " 健康长江、泰州行动 " 大数据平台。该平台打破传统的水生态监管模式,进一步强化河岸共治,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平台以全面整合长江生态数据为目标,覆盖长江生态、岸线、排口、工业源、干流及支流水质等生态要素。
△通讯员供图
截至目前,长江沿岸的重点工业企业信息已被纳入平台,对每一家企业,从项目审批,到日常环境管理各项指标,都进行全过程管理,实现长江沿岸区域污染源情况明、底数清。同时,平台还将统筹环保、发改、水利、海事等多个部门的内外部数据资源,打通各部门层级间的数据障碍,基于 GIS 地图,结合现场监测视频、无人机航拍图像、卫星遥感图层等手段,跨空间、跨时间全景展现长江大保护推进情况和工作成效,构建全覆盖、全要素的长江 " 一张图 "。在平台的可视化界面上,泰州市长江沿岸区域生态红线、环境质量、资源利用、长江排口整治等情况均能一览无余,实时可查。此外,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也是该平台的一大特色,其具备的追根溯源、污染推演、变化复盘、预警预测等功能,均能辅助长江生态保护日常管理工作,提高监管效能和应急能力,为决策层领导的工作部署提供强有力数据支撑。
去年 7 月,泰州市委、市政府专门下达了 20 个长江生态环境整治修复重点项目,总投资 87.5 亿元,主要包括长江岸线整治修复、长江岸线生态修复、长江沿线环保设施三类工程。同年 10 月,泰州在全国率先启动 " 长江大体检 ",推动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在泰州设立全国地市首家遥感应用基地,开展泰州生态环境遥感日常和应急监测等应用合作。
(编辑 蒋文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