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锯琴、变脸 ……15 个 " 非遗 " 节目轮番亮相陪深圳市民过元宵。2 月 19 日,深圳市第十一届欢乐闹元宵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在深圳博物馆举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非遗主题展演、传统手工技艺展示与互动、元宵猜灯谜、汤圆品尝等一系列活动。
此次展演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咏春拳,也有极富传统文化特色的京剧、豫剧、川剧、粤剧等中国戏曲,另外还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纸马舞、客家山歌、变脸、相声和快板等。另一边,无键、无弦、无定调的特殊乐器锯琴演奏魅力十足,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与此同时,非遗及传统手工技艺展示如剪纸、面塑、草编工艺和风车技艺等民间艺人各施其技。观众们纷纷参与互动,亲手学习手工制作,体验元宵风俗。免费品尝汤圆和猜灯谜区域也挤满了观众。
据悉,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博物馆(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
▲川剧《三人变脸》表演。
▲画家展示传统技法——内画。
▲草编。
▲剪纸
▲京剧《刀马旦》表演。
▲精彩的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加。
▲锯琴《我的祖国》表演。
▲棉塑展示。
▲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彩灯笼、风车。
▲市民参与猜谜。
▲相声《打灯谜》表演。
▲小巧可爱的面塑。
▲艺术家根据模特的侧脸,用纸剪出剪影。
▲粤剧《百花亭赠剑》表演。
▲纸马舞《奔腾》,表演者大发埔社区纸马舞协会。
记者 冯明 图 杨慧 文
编辑 陆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