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宁公宣 记者 顾元森)在单位加班到晚上 8 点,他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联系妻子一起去医院做检查。而这一去,51 岁的南京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主任沈鹰,再也没能回到同事身边。2 月 20 日晚,沈鹰在加班工作中突感身体不适,2 月 21 日凌晨,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图片来自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信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51 岁的沈鹰于 1990 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0 年 7 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南京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三次。沈鹰是南京公安系统的专家型警察,可谓是 " 警界专家 "。
沈鹰长期致力于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先后参与和主持了公安部、省公安厅、南京市公安局多项重点信息化项目的研发和设计工作,获得多项奖励和荣誉。他主导的 " 数字警务综合信息平台技术研究及应用 " 项目,先后荣获公安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此项目为基础开发建设的 " 江苏省公安综合管理服务工作平台 " 获江苏省 2012 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此项目研究成果是 2006 年公安部指定的推广项目,至今已陆续在全国包括江苏、湖北、湖南、广东、云南等省近 130 个地市公安机关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和支撑了全国公安基础业务工作信息化的发展。
工作起来忘我,追求细节完美是沈鹰留给同事们的印象。生前最后一天的工作,沈鹰的日程表安排得满满当当。
2 月 20 日,沈鹰从上午 8 点开始便与同事讨论移动视频应用建设,确定次日上午去高淳公安分局开展大数据应用调研工作安排;
上午 9 点半,他接待了市纪委科技信息化调研组;
中午 11 点多,他与同事杨乐讨论 " 公安大数据平台 " 建设实施方案的完善工作,不到半小时处理完毕后,他又花了 1 个小时的时间与同事探讨省公安厅下发的建议书,一直谈到当天中午 12 点半;
下午两点半,他赶去市政法委参加了网格化专题会议,回来后,又与同事汪清讨论起了警务云计算平台变更及移动警务运行环境项目实施工作。
当晚 7 点,他与同事交流完移动警务终端配发、管理问题,才有时间抽空简单吃了晚饭。" 直到当天晚上 7:55,他还在安排明天去高淳公安分局淳溪派出所调研基层智慧所队建设的事。" 沈鹰的同事陈永俊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由于出发时间较早,沈鹰将装有工作笔记和示范派出所建设相关材料的工作包转交至陈永俊手上,并说:" 明早我在家门口吃个馄饨,不耽误出发时间。"
" 离开的时候,他有点匆忙,但也没和我们说身体不舒服的事。" 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马杰回忆," 噩耗来得太突然了,从我去年 7 月到大数据中心以来,这里给我的感觉就是工作节奏很快,凡事能当天解决的绝不过夜。周一到周五,忙到没时间开会,周六从上午 9 点半开会,大家要一直讨论到下午 1 点,这是工作常态。沈鹰工作起来很忘我,他对中心每一个项目、系统甚至每一个界面都要亲自过一遍,中心 100 多个系统他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沈鹰同事介绍,沈鹰在积极开展推动公安信息化整体设计和建设的同时,从公安实战出发,主导设计、亲自把关,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公安专业应用系统:在基层工作方面,研发推广了社区民警可视化工作平台等系统,成为社区基础工作的有力支撑 ;在执法规范化方面,研发推广了 " 电子卷宗 "、" 行政案件自动量罚 " 等系统,为执法规范化和执法公开提供了支撑;在服务社会方面,参与研发推广了 " 南京公安微警务 ",成为服务民生新品牌,其中 " 自助移车 " 等应用广受好评。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