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靴、大长腿、摩托车 …… 这些仿佛是 TVB 港剧《陀枪师姐》里的元素,出现在深圳交警 " 霸王花 " 铁骑钱文隽身上,霸气侧漏让同事朋友甚至普通市民注目。《影像深圳家谱》系列人文微纪录片首集《铁骑女神》让深圳交警女铁骑一炮而红,也让主角钱文隽一夜之间成为 " 网红 "。
▲深圳交警女子铁骑队副队长钱文隽上台讲述铁骑故事。
首集影片获近千万浏览量 " 女神 " 这回真火了!
2018 年 12 月底,由深圳晚报、二更传媒联合出品的《影像深圳家谱》系列人文微纪录片正式上线。首集《铁骑女神》经深圳晚报微信及微博、深圳 ZAKER、深圳网易、深圳晚报全媒体矩阵以及二更全媒体平台播出。该集全网播放量已近千万,主角钱文隽一举成名,铁骑女神化身真 " 网红 "。
短短几分钟,仅仅够展现钱文隽作为 " 铁骑 " 的魅力,在警服之下、镜头之外,钱文隽还有怎样的故事?
《影像深圳家谱》系列人文微纪录片首集《铁骑女神》自去年 12 月底在各大平台播出后,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多日刷屏,一度成为爆款视频产品,产生现象级传播效果。视频主角钱文隽在看到纪录片后,万万没想到还有这么意想不到的开场:" 大长腿那一段,拍得这么‘不正经’,却又剪得恰到好处,佩服佩服!"
《铁骑女神》讲述的是深圳交警女子铁骑队副队长钱文隽及其团队的故事,从刚成立女子铁骑队和姐妹们共同克服困难,到现在一起成为合格的交通警察,钱文隽和队友们一直默默为深圳市民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钱文隽说,影片播出当天,很多朋友在这部片中看到了她,后来出勤时还遇到派出所巡逻治安亭的巡防员问她:" 你是不是《铁骑女神》的女交警?"
" 不太了解的圈外人会说认识你特别有面子,圈内的人也会觉得这个纪录片拍得真不错。" 钱文隽本人和队员们看完后也感到很满意,纪录片真实地还原了她们的工作状态。引导钱文隽进入女子铁骑队的领导甘剑锋表示:" 纪录片不仅达到了预期标准,还成功宣传了我们交警的形象。"
▲钱文隽执法中。
因缘分相识 因了解而相知
影片中,钱文隽和队员们的关系仿若家人,对于这个描述,钱文隽和队友们都十分认同。7 岁的时候开始住体校、12 岁一个人到军区体工队,从小独立的生活让钱文隽更珍惜身边的人," 因为工作性质,我们吃住都在一块儿。就像有了一群兄弟姐妹,她们也变成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铁骑队员江伟群回忆刚认识钱文隽时的情景:" 刚认识那会儿,就觉得这个人很严厉,你不会的东西,她一定要让你学会;你越害怕的事情,她越要让你去面对。" 江伟群称自己因为协调能力不行很怕多人跳绳,担心会被绳子打到,然而骑摩托车是需要协调性的,跳绳更是为了锻炼队员们的协调性。" 我不喜欢跳绳,钱姐就在旁边说‘跳’声音还特别大,所以我咬着牙也得去跳。" 江伟群为了不跳绳选择罚跑,没想到罚跑完五六圈时,还是被钱队 " 逼迫 " 去跳绳。" 我那时候就有点讨厌她,说好的不跳了还是让我跳。" 在队友们的劝解下,她才意识到钱队的苦心,带着满心愧疚前去和钱队道歉,没想到钱文隽早就 " 翻篇 " 了,没把事情放在心上。
一言手足情深,一语情义深种。据钱文隽的好兄弟兼队友王浪回忆," 去年 7 月份,在北环大道上和钱文隽一起出勤,碰到了小车逃逸,队员赶去阻拦,但是还是让车给跑了。" 王浪回想起那时危险的情形感到后怕," 队员们都是‘皮包铁’,那辆小车完全没有顾及我们的安危,我记得钱队表现得非常强硬,她说一定要查到车是谁开的,无论如何也要让车主为自己的行为依法受到处罚。" 那一刻王浪很受触动," 从那时起我就认定了这个‘兄弟’。"
工作中的 " 霸王花 " 生活中的 " 钱半仙 "
在刚开始成立铁骑队的时候,女铁骑们几乎每天都要骑着 500 多斤重的大排量警用摩托车在北环大道上执勤。学摩托车是最基础也最痛苦的门槛,在为期两周的 " 摩托车驾乘技能封闭训练 " 中,"8 字桩 "" 蛇形桩 "" 直角转弯 "" 限宽掉头 "…… 各种进阶科目让她们吃了不少苦头。碰撞、摔车,即使倒地也要继续爬起来训练,队员们腿上的淤青多达十几处。铁骑队员陈荣辉说:" 刚开始训练摩托车肯定会受很多伤,有一次我腰拉伤,她还给我们按摩。" 钱文隽的另一位队员也兴奋地说:" 我感觉钱队什么都会,因为她之前是运动员,比如冰敷、热敷等技巧她都懂。"
在队友眼中,钱文隽还是无所不能的 " 半仙 ",做口红、开生日会、设计装修房屋、修手机、疗伤等,无一不晓。虽然江伟群刚认识钱文隽的时候是怕她的,也常常跟她顶嘴,然而现在,却觉得她怎么看都可爱," 钱文隽看起来大大咧咧,心思却很细腻,想东西也周到,如果我是男的,我就把她娶回去 ",江伟群毫不掩饰自己对钱文隽的赞赏和喜爱。
▲钱文隽(右)和她的队友。
女铁骑投入实战 执法气场不输男性
《铁骑女神》视频中,钱文隽曾提到女子铁骑队成立之初,队员们受到了不少质疑。
加入女子铁骑队前,钱文隽连摩托车都不会骑,提起进入铁骑队的机缘,钱文隽十分感谢她的领导甘剑锋。2016 年提出成立女子铁骑队,甘剑锋——这位亦师亦友的领导,考虑到钱文隽的执勤风格、性格和身体素质等方面都比较适合做一个女铁骑,便想领着她往铁骑方向发展,没想到才只教了一些驾驶技术,钱文隽竟然骑得还不错。
入队后,钱文隽的成长有目共睹。" 可能是因为她比较好学,对法律吃得透,依法办事,她的办事风格就是‘眼里容不得沙子’ ",甘剑锋十分认可钱文隽以及这支队伍的努力,觉得她已经达到了当初自己预想的标准。他说:" 事实证明女铁骑是可以投入实战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比男交警做得更加规范,执法时的气场,丝毫不输给男性,甚至更胜一筹 ",甘剑锋既欣慰又自豪," 这个结果我不意外,因为很相信她,她有这个潜力,也有能力达到这个标准。"
打造铁骑驿站 记录属于她们的时光
机动训练大队的摩托车棚旁,有个与周围房子风格迥异的 " 集装箱 " 式驿站,这是铁骑们闲暇时的休憩港湾。进到驿站里,会被文艺又温馨的环境所感染:树皮式的墙纸、松弛柔软的沙发、木质的吧台、齿轮设计的钟、一排小矿灯向大家展示着它古朴的风格,而这个空间的设计者正是钱文隽。
最初建设驿站时," 钱半仙 " 便毛遂自荐当了设计师。" 因为我喜欢逛淘宝,逛的时候有相关推送,看到很多漂亮的精品,我就会想象什么样的色彩放在什么样的区域比较合适。" 一个普普通通的集装箱,在钱文隽的精心设计下,改造成了工业复古风格的驿站。
工作中的铁骑队伍是严谨的,但生活中的她们和常人并无两样,铁骑们在工作之余,总会下意识地走进驿站,和熟悉的伙伴们聊聊天、听听音乐,一天的疲倦在来到这里之后烟消云散。这里也是铁骑队回忆的承载地,日复一日,这里新添了照片墙、铁骑小模型,还增加了她们的种种荣誉、奖项,不知不觉中也成了铁骑队的文化驿站。钱文隽说:" 我们总说铁骑文化,其实铁骑文化就是沉淀下来的一些习惯和积累,照片的记录就是沉淀。"
日光倾洒而下,照在这个小小驿站里。短暂的休憩过后,女子铁骑队又将整装待发,带着她们的 " 时光印记 ",启动引擎,飞驰上路,守护深圳这座城市平安祥和。
深圳晚报记者 李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