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一向被视为高净值人群专属的信托理财产品有望大幅降低门槛。近日有媒体称,监管部门正抓紧制定或修订信托行业相关监管规则,其中,《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办法》将规定,信托公司可以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发行公募信托产品,认购起点仅 1 万元。与目前动辄百万元以上的门槛相比,新规一旦实施,意味着普通市民也可以投资信托产品。截至 2018 年底,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接近 8%,远高于一般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等。不过,2 月 28 日下午,中国银保监会召开吹风会,银保监会信托部主任赖秀福表示,从征求意见的情况看,起售门槛 1 万元是小道消息,不是很准确,要以正式发布为准。
信托认购起点降至万元?监管部门:以正式发布为准
据报道,《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办法》进一步梳理并明确了具体业务的监管规则,目前对各省级监管机构的征求意见已经结束。其中最受关注的变化莫过于,信托产品将包括公募与私募,可以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发行公募信托产品,认购起点 1 万元。另外,投资者首次认购私募信托产品必须面签,并且设置 24 个小时的冷静期。
江苏一家本土信托公司人士透露,虽然新规离正式公布还有一段时间,但公司已经开始就相关产品做准备,包括产品的设计、客户的储备等。不过,实际公布的办法与现在流传的究竟会有多大差距,目前仍难以猜测。该人士估计,新规正式出台可能要到年底甚至更晚。而业界传闻,因为公募信托对于投资能力、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初期可能仅有少数信托公司获批相关资格。
普益标准研究员吴红丽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去年出台的资管新规将所有资管业务纳入统一管理,意味着信托将与银行、券商、基金、保险资管等在同一监管标准下进行竞争,而信托此前的私募性质使信托资金的来源相较于银行、公募基金更狭小,对信托业务的开展带来一定影响,信托新规降低认购门槛、推出公募信托可能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不过 2 月 28 日下午,中国银保监会召开吹风会,银保监会信托部主任赖秀福表示,从征求意见的情况看,起售门槛 1 万元是小道消息,不是很准确,要以正式发布为准。制定政策时思考的问题,和法律程序正式走完的是不一样的。选择两三家试点的说法也不准确。
平均收益率近 8%,经常遭 " 秒杀 "
目前,信托产品的认购门槛通常最低为 100 万元。不过,实际销售中,不管是信托公司自营渠道还是银行代销,大部分信托产品的起售门槛都要达到 300 万。南京某股份行理财经理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目前银行在售的信托产品普遍收益率在 6.8% 左右,而信托公司自营的部分可能达到 8% 以上,并且相对而言风险较低,所以尽管门槛通常达到 300 万元,仍旧供不应求,往往相关产品一出即被 " 秒杀 "。另一银行理财经理也表示,由于额度有限,并且门槛很高,信托产品往往只推荐给极少数高净值客户。而如果公募信托产品推出,就有希望拿到更多的额度,给客户的选择也多一些。
普益标准提供的数据显示,从已清算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看,2016 年加权平均收益率为 7.31%,2017 年受通道业务回流以及融资渠道多元化影响,信托理财平均收益率下降至 7.06%。但到了 2018 年始,信托理财收益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截至 2018 年底,平均预期收益率逼近 8% 的高位,相较于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优势明显。
未来门槛降了,收益率可能也会降
收益率高门槛也高,普通投资者想购买怎么办?不少市民曾动起 " 拼购 " 的念头。实际上,上述股份行理财经理透露,即使现在,仍有客户私下里与亲属、朋友等拼购信托,不过根据监管规定,信托产品的认购只能由本人进行,并且必须到柜台面签,还要录音录像,要求十分严格。这也意味着,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拼购,理论上都是不被允许的,实际上也可能带来不小的风险。之前还有互联网理财网站通过网上撮合 " 拼团 " 的方式,将信托等产品的认购门槛降到 1 元,但很快便在监管要求下取消。
普益标准研究员吴红丽表示,新规实施后,普通投资者可合法合规选择公募信托,选择面更宽,但由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在选择信托产品时除了关注产品收益率和流动性,更需要关注对比信托机构的品牌价值、主动管理能力和风控能力等综合因素。
另一方面,上述理财经理也提醒,其实普通市民对于公募信托不必期待太高,因为门槛降低了,通常为了控制风险,产品的收益率也会降下来,肯定不会有现在这么高。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