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特派记者 徐岑 徐红艳 文 / 摄)退休后还遭遇 " 上学难 ",这是咋回事儿?3 月 1 日,来自江苏的全国政协委员抵京报到。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江苏省委会主委、省政协副主席朱晓进调研发现,很多老人上老年大学报不上名,存在 " 求学难 " 的问题。比如,苏南某市有 127.98 万老年人口,但该市老年大学只能招收 9000 多人次。朱晓进希望把这个问题带到全国两会,切实解决老年人上学问题。
△ 朱晓进
退休后干什么?现在更多的老人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但是老年继续教育或老年活动场所与庞大的老年群体的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朱晓进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很多老年人反映,想上老年大学却报不上名。
通过调研,朱晓进了解到,一方面是因为学额不足。以苏南某市为例,该市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也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截至 2017 年底,该市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 127.98 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 25.96%。预计到 2020 年,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140 万。而该市老年大学开办之初仅设 4 个班,招收 117 名学员。为了满足社会需求,目前已扩展至 220 个班级,开设近百门课程,拥有学员 9000 多人次。但是与日益庞大的老年人数、老年群体的需求相比,缺口依然巨大。
另一方面是因为学制特殊。朱晓进介绍,一般情况下,老年大学的学员只要身体许可、有学习愿望,可以一直在校学习,没有毕业离校的规定。这种特殊的学制也导致了学员越来越多、学额不够的情况。
为此,朱晓进建议,开拓场地,增加师资力量。除了市老年大学外,还可以放开思维,实现老年大学向社区、敬老院等地延伸,挂牌开办教学点,实现人员分流。师资方面,除了固定的教学人员外,也可以招募志愿者就近办班授课,解决师资问题。同时,还可以考虑设置网络在线课堂、微信在线教育等。这样既可实现分流,也可让一部分身体不方便的老年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此外,教学项目也应科学规划。朱晓进建议,可以在设置专业前,通过问卷调查征集老年人的意见,根据需求设置项目。避免部分专业门庭冷落,浪费本就稀缺的老年教育资源。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