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3-04
儿子出生当天,24岁小伙被撞成高位截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孙利 记者 王晓宇)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四川小伙阿木(化名)身边躺着两个多月大的儿子,一旁的妻子既要照顾大的,又要照顾小的。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就在两个多月前,在儿子出生的当天,阿木在工地被撞成高位截瘫,一度四肢无法活动,面临死亡威胁。但在儿子、妻子以及医护人员的亲情、爱情和医患情的共同感召下,阿木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阿木在进行康复训练

意外降临,小伙面临高位截瘫

2018 年 12 月 14 日早上 8 点,在连云港一处工地上,来自四川山区的阿木已经像往常一样开始了工作。大山里的青年结婚都很早,24 岁的阿木已经是 3 个女孩的父亲了。但在大山深处的村子里,一个家庭没有儿子是万万不行的,同龄的妻子在近 1800 公里外的老家待产,据说就这几天快要生了,想着自己即将成为又一个孩子的依靠,阿木拉紧手中的钢索,干起活来更卖力了。

就在阿木憧憬着美好生活,努力工作之时,致命的危险向他袭来。一辆满载工程材料无人看守的手推货车一点点加速倒向阿木,狠狠地撞在他的后脖颈处,阿木当即就晕了过去。当阿木被工友的巴掌打醒的时候,他的颈部以下已经完全失去知觉,双手双脚也失去了活动能力。工友们手忙脚乱地将阿木送到了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影像显示:阿木的颈椎 3、4 位置已经发生明显的错位。

接诊的脊柱外科寇剑铭主任和田伟主任深知,像阿木这样高位完全截瘫的患者,即将面临四肢无法活动、呼吸肌麻痹、心率不齐、血压不稳以及随时可能的死亡威胁,难道这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度过余生?

幸运的是,阿木遇到的寇剑铭团队曾经为百岁高龄老人成功手术,曾数次将徘徊在死亡线的患者救了回来;而康复科的李敏团队,则成功让多位脑血管后遗症患者重获自由活动的能力,让几乎瘫痪的患者重新站了起来。

悲喜交加,儿子的降生让他树立信心

△妻子在照顾阿木和儿子

经过研究,寇剑铭为阿木拿出了一个完备的治疗方案。首先,对阿木运用了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减轻损伤脊髓的水肿,第二步,采用了颅骨牵引术,让阿木的骨折处复位。

就在牵引手术结束后的下午 5 点,阿木的工友帮他接了一个来自大凉山的电话:这个家庭期盼已久的男孩出生了,母子平安。当阿木听到电话的那一刹那,这个年轻的父亲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忐忑和激动,他向寇剑铭说了一句:" 帮帮我,为了孩子,我想站起来!"

牵引手术后 24 小时,阿木进行了床旁 X 光复查,答案是令人欣喜的:颈椎 3 和 4 位置的脱位基本复位 . 按照原定计划,寇剑铭亲自主刀为阿木进行了 " 经颈前后联合入路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 ",手术持续近 4 小时,进行的非常顺利。术后的阿木,在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料和帮助下,避开了感染、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常见并发症,术后第 3 天,阿木开始了他的系统性康复锻炼。

未出月子,妻子奔赴 1800 公里前来照顾

△阿木和两个多月大的儿子躺在病床上

得知阿木的危险情况,只坐了 20 天月子,他的妻子就带着襁褓中的新生儿,奔波 1800 公里来到连云港照顾丈夫。每天,这个身高不足一米六的瘦小而坚强的女子,将嗷嗷待哺的孩子背在背袋里,一手照顾着孩子,一手照顾着几乎瘫痪的丈夫,吃在病房、睡在病房,一直持续到现在。

△医护人员送来的婴儿用品

医生和护士被这种坚持和爱深深感动着,他们不仅从医疗、护理上帮助阿木康复起来,更从生活上给予阿木一家方便和照料。很多家里有小宝宝的医护人员从家里拿来小衣服给孩子换洗,康复科主任李敏还专门买来奶粉给阿木的孩子,脊柱外科主任寇剑铭几乎隔一天就要到阿木床边来问候下他恢复的状况。

医患同心,小伙奇迹般重新站了起来

康复训练是痛苦而艰难的,每当阿木想放弃的时候,看到身边的妻子,看到妻子背袋里儿子稚气的小脸、看到医务人员鼓励的眼神,便又多了一分坚持的勇气。一个多月来,阿木在康复科进行了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平衡功能等多种改善训练。

经过一个月的康复训练,阿木双上肢肌力由 3 级提升到 3+ 级,双下肢肌力由 3 级提升到 5- 级,从完全卧床颈部以下没有明显感觉,到目前可在辅助下步行,日常生活基本自理。

在医院的走廊里,每天都会出现一名女子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搀着一名男子在慢慢来回走动,阿木的脸上也开始渐渐露出了笑容。妻子、孩子和医护人员,大家一起用爱情、亲情和医患情支持着阿木,一起帮助阿木创造了奇迹,让他重新站了起来。(医院供图)

(编辑 王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