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赵丹丹 季雨)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防止扬尘,南京将进一步推进全市统一的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建设。3 月 7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政府例行发布会上获悉,南京将对建设工程工地实施精细化,差别化管理,建设统一的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并与城管、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联网。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南京将建设智慧工地 200 个,年内向所有工地推广。
南京建设统一的智慧工地监管平台
据介绍,通过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建设与推进,可以实现环保在线监测数据和现场视频信息的共享、交流、使用,实时掌握工地扬尘管控情况、工程车辆出场冲洗与封闭情况、渣土车牌照清晰情况等,提高监管效率、精细科学评价每个工地管理水平。同时,建设、施工、监理单位通过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实时掌握工地管理情况,可以通过平台的信息预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 如联动雾炮、喷淋系统等物联网技术 ) ,压降扬尘、规范冲洗,提高工地文明施工水平。此外,省住建厅出台文件明确,在费用定额的安全文明施工费用中,增列扬尘污染防治增加费,并明确该费用为不可竞争费用,主要用于移动式降尘喷头、喷淋降尘系统、监管平台建设雾炮机、环境监测智能与推进提供了化系统等配备,为 " 智慧工地 " 坚强保障。
工期在 6 个月以上的工地就要安装
南京范围内建设工期在 6 个月以上的房建市政、交通、水务、园林工地,在施工期间应当安装环保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信息系统,并将相关数据传输至全市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具体范围由市各专业工程管理部门制定细则。为差别化管理工地提供产品、服务的混凝土生产企业也要按照规定,安装环保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信息系统,并将相关数据传输至全市智慧工地监管平台。
通过工地现场视频、PM10 等环保监测数据、出场车辆未冲洗和号牌遮挡等不良行为、监控设备非正常停用情况等各类数据,进行实时记录、传输,定期形成数据统计报表,按照区域 ( 各区、园区 ) 、工程类别分别进行排名,实现对每个监管项目工地管理水平的精确评价。
监管平台数据根据权限分配至市、区的建设 ( 含交通、水务、园林等 ) 、生态环境、城管、公安交管等部门,通过移动终端 APP 和门户网站进行实时查看;监管平台对数据超标、 设备停用等非正常情况,通过系统消息、短信等方式通知现场责任人采取相应措施,启动现场设备,同时通知市、区部门的监督人员;既能提高政府监管效能,又能督促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将不良影响压降到最低。
达标的工地有政策支持,渣土运输白天有限开禁
据介绍,符合差别化管理基本要求的工地还有政策扶持。比如在全市大气环境质量保障管控、重污染天气应急启动的非最高等级管控期间,可正常维持施工,土方正常外运;最高等级管控时,禁止任何土方工程施工,渣土等工程车辆停止运输。根据道路交通状况调整出土时间,条件允许的区域可全天候出土。
此外,在夜间施工许可审批、扬尘环保税削减系数等方面予以支持。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因特殊需要须连续作业的,相关夜间施工许可及时审批;在中高考等特定时期,按相关规定执行。优先推荐市、省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给予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建筑市场信用分加分,专业工程工地可参照。
南京市交管部门相关人员介绍,条件允许的区域可全天候出土,不是意味着渣土车可以白天全天运输,首先要避开上午 7-9 点,下午 5-7 点的早晚高峰,运输时间大概就在上午 10 点到下午 4 点之间。此外,渣土车也必须达到密闭、环保、安全等高要求,还要在交管部门指定的线路上进行运输。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