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应该读什么样的经典?
3 月 8 日下午,围绕众多家长和学子关心的问题,一场 " 南书房经典阅读 " 特别策划——文化学者高端对话在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举行。
深圳图书馆借全国各地知名专家学者齐聚深圳、参加《2019 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评审会之机,特别邀请了王余光、徐雁、杨华、李隆国、胡洪侠五位嘉宾,以 " 中学生应该读什么样的经典 " 为主题,面向千余名 " 二高 " 学子及家长开展对话交流,探讨学生时代的经典选择与阅读方法。
对话现场,掌声似乎就没有停止过。嘉宾主持胡洪侠感慨地说:" 这掌声既礼貌,又真诚,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就是你们的掌声。"
" 二高 " 学子的热情,也感染了到场的五位专家学者。他们现场给高中生开出一份份 " 必读书单 ",分享 " 阅读秘籍 "。
▲北大教授王余光推荐:
《经典常谈》《诗歌集》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余光推荐了两本书:朱自清《经典常谈》和海涅的《诗歌集》。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是一本介绍经典的 " 经典 "。书不厚,朱自清介绍了 13 部中国经典,于中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门书。
第二本书就是海涅的《诗歌集》,这是一部感情奔放的诗集,描绘了美好的情感和对未来的追求。他还幽默地说:" 我带的很多女博士生,没有谈过恋爱,就是因为中学时没有读过《诗歌集》。"
▲南大教授徐雁推荐:
《红楼梦》《围城》《平凡的世界》等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徐雁,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推荐给高中生的 10 本书:唐诗古文游红楼,三城二白一世界。
" 唐诗古文游红楼 " 分别为:《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西游记》、《红楼梦》。
" 三城二白一世界 " 分别为:《城南旧事》、《边城》、《围城》、《白洋淀纪事》、《白鹿原》、《平凡的世界》。
他表示,高中生应与中国古典的、近代的、当代的文学名著亲近,因为它们是引领你走进中国文学殿堂的重要读物。如果一开始读不下去,可以先去看这些经典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
但千万不要把这些当作阅读本身,看过之后,一定要回到原著,回到文本。比较性、穿越性的阅读,会让你收获更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你读书辛苦一点扎实一点时,写起文章就会非常顺畅通达。
▲武大教授杨华推荐:
《上学记》《顾颉刚日记》等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院教授杨华在给学生们推荐书目之前,特别说明了一点:什么是经典?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眼中都可能有不同的经典。有人觉得《红楼梦》是经典,有人觉得《哈利波特》是经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记忆。他表示自己讲的是一家之见,仅供学生们参考。
至于读书,他建议不一定非读太高深的书,尤其是那种会坏掉自己阅读味口的书。
他推荐高中生多读两类书:传记与日记。这两类书,可以让你了解一个人的成长经历,看见大学者大思想家的生活细节,更可以窥见他们对人生的评判、对世界的感悟。例如《顾颉刚日记》、《胡适自传》、何兆武的《上学记》等,都可以读。当你把一个名人的经历了解透之后,或许能够影响自己的人生。
▲北大教授李隆国推荐:
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读书
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李隆国并没有给出具体推荐书目。他认为,文化多元,见仁见智。关于阅读,他给高中生的建议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读书。
但读书要有几个方向。首先,要发现自然。多读一些自然科学、乡土文化的书。
第二要发现社会。在阅读中,学会认知社会方式,多读一些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的书籍。
第三要发现世界。无论阅读,还是行走,你都会发现世界比你想象的大多了,也比你想象的亲切多了。这时,我们要多读一些外国的历史文化书籍,还有游记。这些发现,最终均指向一个目的:发现自我。
▲资深媒体人、作家胡洪侠:
《射雕英雄传》《庄子》《日瓦戈医生》等
" 我会以 50 多岁的阅历,告诉 16 岁的我,你一定要读的几本书。" 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晶报》总编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社长胡洪侠以自己 " 忽然回到 16 岁 " 为假设,开始了给 " 二高 " 学子的推荐。
" 首先是《射雕英雄传》,武侠小说我只读金庸。然后是《庄子》,一定要看,一遍一遍地看。《日瓦戈医生》是可以伴随你一生的经典。然后就是莎士比亚,因为如果你不读莎士比亚,就不了解英国。还有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都是必读经典。" 胡洪侠说。
他建议高中生多读和个人精神成长有关的书,最好能真正找到一本与自己对脾气的经典。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