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许还记得《滚蛋吧 ! 肿瘤君》,这本让人喜欢又让人心痛的漫画簿子,记录了一个癌症患者面对生活的纪实。
最近,又一本记录抗癌过程的新书《二十一岁以及我的余生》引发读者关注。该书作者陈子衿是一名 95 后,二十一岁确诊淋巴癌四期,抗癌至今。
2017 年 5 月,他开始在豆瓣阅读上连载专栏《二十一岁以及我的余生》,记录患癌后的种种生活细节和心理过程,触感真实可及,并与数十万读者产生共鸣,也因此获得豆瓣阅读小雅奖最佳作者。
3 月 9 日下午,陈子衿做客深圳本来书店,以 " 是谁在替我们数算着日子 " 为主题,对话人气作家顾湘,与现场读者分享自己生病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后来的日子。
我不是一个很坚强乐观的人
确诊淋巴癌四期,是陈子衿读大二的时候。当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很不真实,这是只有在梦境中发生的事情。他生病,也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前大男子主义的父亲,知道他生病后,经常失控,甚至会哭。相比之下,母亲却异常坚韧,帮他处理着治疗过程中的各种琐事。
" 尽量坦诚 " 是陈子衿著书的目标,所以在分享会伊始,他就很坦诚地告诉大家,自己不是一个很坚强乐观的人,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没有要鼓励任何人:" 之前有人问我说,医院里面有没有什么特别有趣的事情。我觉得医院里没有有趣的事情,有的话,也是大家假装乐观,苦中作乐。"
集中了各种矛盾的医院,成为陈子衿观察人间百态的一个窗口:" 我这本书里面写的就是来自各个不同地方的人,而他们之所以来到这里,是迫不得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病人意味着从生活中放逐,失去了做正常人的权利。因为你不但没有工作,相反还要耗掉很大一笔钱,可能还不一定能治好。然后你的家人还要来陪护你,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情感上,都是很大的考验,这时往往能看到人性的脆弱和闪光之处。"
谈及成书动机,陈子矜坦言,写下这本书的初衷带有一丝丝的功利:" 其实说出来,真的有点惭愧。感觉是靠生病出了书,像自己走了后门。但是后来一想,又会安慰自己说,我都已经生病了,走走后门又怎样。"
顾湘与陈子衿有相似经历,她平日就很关注此类题材的作品,但声称 " 如果是本励志的书,我就不看 "。《二十一岁以及我的余生》打动她的,是作者对于周遭生活细枝末节真实的描写:" 我翻一翻正好看到他爸妈在吵架,我就觉得非常真实。因为每个家庭肯定会有矛盾,会有各种各样的琐事。而且每个家庭都不是很理想的。我就很喜欢看这种真实的事情。所以,这本书虽然有一个生病的由头,但好像不完全和生病有关系。"
写作时候的我,跟生活中不是同一个状态
迄今为止,陈子衿都没有将自己的作品拿给父母看,对于他来深圳举行新书分享会,父亲也是几天前刚刚知道。对此,陈子衿觉得,与其说是怕父母看到,不如说是不好意思。
" 因为书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权力,但它又是一种私人的行为,这里面就有一个矛盾。你把一些人记录下来,但那只是你眼中的他们,不是全部的他们。而且写作时候的我,自然是我,不过是另外一个我,跟生活中的我不是同一个状态。尤其是写作的时候,我可能会找到最极端的自己,把他写出来。"
生病带给他太多改变,例如家庭关系的改变,对于这一切,陈子衿是冷静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从小就是留守儿童,没有太多与父母相处的经验,生病后,一家三人 " 不得不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 ",面临生活各种考验的家庭成员们开始找寻和谐的相处模式。
陈子衿说:" 我生病那段时间就很警惕,他们(父母)吵架的时候,我觉得我有责任去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亲人想要去为这件事争吵,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过于着急和担心,从而导致他们表现出来的行动或者言语不小心就伤害了对方。
听着陈子衿的故事,顾湘表示非常认同。在自己生病的那段时间里,她目睹了许多之前不曾注意的人和事,她感言自己以前觉得一个人应该聪明、英俊、有才华。
但是生病以后,人好跟勤快是很重要的素质:" 你如果空谈夫妻恩爱,没有现实的例子,也想象不出。我在医院里,就看到好几个老公,他们的好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很乐意做琐事,或者说是很勤快的人。"
生病之后,觉得时间不够用了
二十一岁的遭遇让陈子衿的人生分为 " 生病前 " 和 " 生病后 ":" 生病之后,可能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心态不一样。生病之前觉得生活无聊,时间过得特别慢。生病之后,觉得时间不够用,恨不得一秒钟分成十等份。然后人的欲望会变得很淡薄。比如说你平时感冒发烧,或者身体很不舒服的那种状况,你会觉得我现在什么都不想了,只想健康起来就好。"
对顾湘来说,生场病还 " 挺开心 " 的,一个是因为发现得早,另一个,自己好像变得胆子更大了:" 我不想干的活就不干。我觉得人生非常有限。我本来对金钱的需求就不是很多。之前会觉得要稍微多赚一点有点安全感,现在觉得安全感也不是很重要。我病好了以后,玩了很多,到处去玩。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变得胆子大了,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会碰到越来越好的事情。" 生病后对于时间的迫切,促使顾湘在一周内完成了一本书的大部分写作。
在书中,陈子衿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真诚的写作还原了生活本真。他的文字细腻、平淡、乐观,却透露着心酸和感动。在他哀而不伤的记录里,会让人茫然地想起,是谁在替我们数算着日子。
在不可思议的一年里,陈子衿记录下偷吃冰淇淋的 " 嗲嗲阿姨 "、坚持 " 做自己 " 的暴脾气少年、蛮横霸道却认真写下感谢信的 " 文身大佬 "、移植舱里了不起的护士、生机勃勃的家人们 …… 医院里萍水相逢的 " 其他人 ",时间久了连脸都模糊起来,可人与人之间突破隔膜的那些时刻,却被一直记得。
陈子衿说,生病令人审视生活。希望你热爱现有的生活,虽然它有时候看起来无所事事。
《二十一岁以及我的余生》
陈子衿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年 1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