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更新,颜值提升,交通事故明显下降,从去年开始,坪山区马峦街道辖区马路、人行道、公交站台、斑马线一系列细微的改造和变化,让居民明显感觉走路更顺畅、更安心了,对这项工作居民们纷纷拍手叫好。
谁能想到,大半年前的马峦街道,也曾屡次发生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存在多条让技艺精湛的 " 老司机 " 也忧心的问题道路。而现在,这些隐患很多已经被消除,还有的正在被改造。在深圳市重点推动交通安全整治大背景下,坪山区马峦街道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主动担当、敢于探索,联合西南交通大学排查交通隐患,通过 " 微设计微改造 " 排除隐患,形成科学高效的立体化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模式。
去年," 马峦模式 " 在坪山区推广开来,全区整改 2620 多处交通安全隐患后,同期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下降 89%, 死亡人数下降 75%。如今,交通隐患排查治理的 " 马峦模式 " 已经在全市崭露头角,并被深圳市安委办、市交安委办作为亮点经验,向全市推广。
隐患繁多 拐个弯要担心半天
日历翻到 2018 年 9 月之前,坪山中学附近开着旧家具收购门店的陆师傅每次经过东纵路、比亚迪路送货时都会想一件事,怎么避开大车。
" 很难走,十字路口总要左右看个不停。" 为了送货,陆师傅几乎每天都会骑着三轮车在东纵路和比亚迪路穿行。路上的十字交会的岔路口,成了他最头疼的事。由于岔路口没有非机动车道线的,自己的三轮遇到一些大型货车时拐起弯来会十分别扭,在岔路口停也不是走也不是,十分危险。" 说起来有这种情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些年送货去过坪山其它远的地方,也都差不多。" 五年前陆师傅外出打工来到坪山,就靠着收货送货谋生,这些年他认识了很多同行朋友,他告诉记者,在坪山经营需要运送的店铺,都和他有相似的困扰 .
小中见大,由于辖区路网大多处在繁忙线路,机动车流量、过街人流量大,线路划分不清晰、行人斜跨交叉口、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左转车辆与直行车辆冲突等问题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事实上,交通隐患往往一环扣着一环,不止在非机动车道行驶的车辆,机动车和人行道上的行人也会受到影响。
校政联动 探索新治理模式
2018 年以来 , 深圳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 13 年下降 , 但道路交通安全文明规范建设仍需加强和持续巩固。为落实坪山区委、区政府有关要求,2018 年 9 月,马峦街道党工委书记孟晓贤召开专项工作会议,指派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程学庆挂帅,联合区直属单位成立专项小组,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交通安全治理任务。
" 道路交通安全需要治理什么?如何治理?治理效果如何保持长效化运行?" 解决问题就要对症下药,眼下第一时间要解决的就是认清街道目前的情况,拿出一个系统的治理方法。
好的方法无疑能让交通安全治理工作事半功倍,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 目前国内稀缺对城市路网进行系统性、专业性、整体性的风险识别管控成熟经验,能直接用作参考的例子更是几乎没有。
在深圳这个城市,最不缺的就是创新意识,没有先例,就创造先例。定下方向后,程学庆率队,联合西南交通大学相关领域专家 , 连续七天七夜逐条道路排查 , 共排查出交通隐患 181 处 , 对排查出来的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 单独建立包括路况特征、交通事故历史数据等档案资料。
针对现存隐患特征,马峦街道办提出要突出高效实用 , 在 " 微 " 处做文章 , 一点一策精准落实隐患整改,以此为基础制定了《道路安全交通隐患排查整治技术指引》、《马峦街道道路安全评估报告》、《马峦街道道路安全隐患转办文件》。首创道路交通安全 " 微设计微改造 " 新机制 , 构建起科学系统的排查整治技术指引。
微设计微改造 提升安全大成效
" 以消除隐患为基础,完善绿化、施划标线、设置水马、锐角相交改直角相交等治理措施陆续出炉 , 我们的目的就是实现一点一策 , 精准整改。" 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方案制定完成后,马峦街道办相关职能部门会商研究 , 分析道路分布、交通流状态和事故成因 , 落实责任到人。
日历翻回 2019," 微设计、微改革 " 方案实施后,路口改造、交通组织渠化、信号灯相位重新调整等优化措施陆续实施,让道路安全系数大幅提升。" 不用担心碰到泥头车,不用担心和行人抢道,现在再去那几条路上走着,打心底都觉得放心,有了护栏和标识各走各的,只要放心的在道上骑就行了 " 时隔不到半年,马峦街道首批查出的 181 处交通隐患通过整改已全部消除,马峦街道办用工作成果展现了 " 微设计大效果、微改造大安全 " 成效 , 全面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精细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每次说到马峦街道的道路变化,陆师傅都忍不住要为政府点赞。
马峦街道的交通隐患排查治理的先进经验,被称之为 " 马峦模式 ",坪山区多次组织全区推广学习,成效显著。数据统计,2018 年 9 月启动改革以来 , 整个坪山区共排查各类道路交通隐患 3114 余处 , 现已整改 2620 余处 , 整改率达 84.14%; 同期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下降 89%, 死亡人数下降 75%, 道路交通安全得到明显改善。
长效运行 构成立体化治理模式
走过了一个从零到点,又从点到面的突破。街道交通安全现在在走的路是实现一个从面到立体的升级,现如今,长效化运行的交通安全整治已经成了马峦街道的一种 " 日常 "。
公交站停靠位与非机动车道冲突?就在公交站后增设一条非机动车专用的行车道。繁忙路段马路太宽?就在中间设置行人停留岛。道路标线显示不明显?划更醒目立体的彩色斑马线和清新蓝色非机动车标识线。如今行走在马峦街道辖区的道路上,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感受到明显的变化。
" 计划很简单,让居民能感受到一种变化,变得越来越安全的变化。"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街道会针对社会治理中存在的机制体制局限,着力打破 " 条 " 和 " 块 " 的边界,充分整合交通、交警、城管、群团等部门力量,并把 " 触角 " 向社区、企业、学校延伸。同时,着重安全宣传,提高辖区居民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让交通安全化被动为主动。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理念,构造良好的现代化基层交通安全工作机制。
(深圳晚报 记者 朱冀 通讯员 王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