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莎 记者 赵冉)打好蓝天保卫战,改善空气质量、降低 PM2.5 浓度是关键。按照省考核要求,今年南京市 PM2.5 年均浓度要控制在 42 微克 / 立方米以内。怎样确保 PM2.5 考核达标?3 月 11 日上午,南京市召开生态环境系统大气工作布置会,针对不同的污染源对症下药,联合多部门出台史上最严大气污染管控措施,实施壮士断腕、脱胎换骨、刮骨疗毒的治气工程。
空气质量周排名
打好蓝天保卫战
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了解到,2018 年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改善,但受气象条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空气质量改善面临瓶颈。今年 1-2 月份,全市空气环境质量同比有所下降,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蓝天保卫战 " 仍然是今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 " 重中之重 "。
" 每一微克污染物浓度的下降,每一天优良天气的增加,其背后都是庞大的系统工程。"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钱锋介绍道。
为此,南京生态环境部门通过联合发改、公安、交管等多部门出台史上最严大气污染管控措施。对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移动面源、扬尘面源等多方面共同管控,努力让天更蓝、空气更清新。为确保今年全年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全市还将公开对各区和园区 PM2.5 浓度实行每周排名,作为年底考核负责人的重要依据。
工业污染全过程控制
淘汰私自掺烧高污染燃料的生物质锅炉
据了解,2018 年南京市煤炭消耗达 3000 万吨,工业产业结构依然较重,工业污染仍是大头。今年南京市将强化工业污染全过程控制,对重点行业、企业进一步提高管理要求,通过 " 一企一策 " 实施提效减排。在石化、化工企业中深度实施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对重点行业治理升级,实施扬子石化烯烃厂乙烯辅锅烟气脱硝等一批改造项目。
同时,今年将完成 44 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火电、水泥、砖瓦建材等行业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对全市在用 936 台的燃气锅炉分批次、分行业实施氮氧化物治理工程;全市 475 台在用生物质锅炉实现颗粒物超低排放,对私自掺烧高污染燃料的生物质锅炉实施淘汰。实施散乱污企业升级改造,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高污染燃料专项检查。
扬尘管控
完成 4000 家以上餐饮企业整治
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生态环境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南京市在建工地有 2208 家,扬尘污染仍是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扬尘污染不容小觑。为此,抓好扬尘管控工作,是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关键之处、破题之处。今年全市重点抓好施工区域内裸土全覆盖,在各区(园区)将划定 30 个大气环境重点管控区域,实施最严格的管控要求。针对工地扬尘整治,全过程、高标准深化落实 " 五达标、一公示 ",充分运用 " 智慧工地 " 监管平台,对重点工程实施在线视频监控。
完成 4000 家以上餐饮企业整治任务,创建 30 条以上餐饮油烟整治示范街区;开展规模以上餐饮企业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试点,加强餐饮业执法检查。科学调整畜禽养殖区域与规模,大力推广畜禽养殖实用技术,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强化各级政府秸秆禁烧主体责任,贯彻落实禁烧措施。
移动源治理
实行高污染车、柴油车限行
截至 2018 年底,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 272.8 万辆。目前机动车尾气污染对 PM2.5 的 " 贡献 " 率已近三成,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 VOCs 分别占全市排放总量的 26% 和 29%,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机动车尾气污染中,柴油车 " 贡献 " 最大。根据南京生态环境部门推算,在全市占比 6.3% 的 15 万辆柴油车,其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占全市机动车排放总量的 89.2% 和 88.4%。
为此,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将实行高污染车、柴油车限行。在绕城高速公路 G2501 合围区域内每日 7 时至 22 时,对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国三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国三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等高污染机动车(包含本市籍和外市籍号牌的汽车)实施限行,同时推进 1 万辆左右老旧柴油车深度治理。
加强禁止冒黑烟车辆上路行驶执法检查,严管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2019 年 5 月 1 日起,扩大禁止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区域至全市行政区域,禁止使用 " 国Ⅰ " 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且排气不得超过规定限值,不得有明显可见黑烟。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开展常态化排放监督执法,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在线监管平台。
落实柴油车检测新方法,据了解,自 2019 年 5 月 1 日起,南京市柴油车排放检验实施《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3847-2018)中加载减速法,不合格的必须进行治理,合格后方可上路行驶。落实对各类油品检查。对工业锅炉、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燃油情况进行检查。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