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戴上 AR(虚实结合)全息眼镜,不仅能看到手术部位的 3D 立体模型图,还能实时收到北京院士的指导和建议。3 月 12 日,国内首台 5G+MR+AR 协同远程手术率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开展,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院士在北京远程现场指导,共同完成远程协同手术演示。这种虚拟与现实结合的 " 混合现实 " 黑科技让外科手术更精准。
▲鲍世韵(左二)带着 AR 眼镜在董家鸿院士的实时指导下进行手术。
戴上眼镜肝胆立体图像 " 悬浮 " 空中
据介绍,当天手术的患者是一名 46 岁的女性,此前因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入院,经过抗感染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3 月 4 日,为进一步治疗再次入院,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肝内外胆管多发性结石。经过病情讨论,拟行腹腔镜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内外胆管取石、胆肠吻合术。
在手术开始前,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鲍世韵团队先通过 5G+MR 技术进行了术前讨论。记者发现,戴上 AR 全息眼镜后,就能看到视野前方悬浮着一个人体肝胆部位的三维立体影像,肝脏等人体脏器甚至大小血管都一清二楚。" 看,红色的是腹主动脉,绿色的是肿瘤。" 鲍世韵用手指着眼前模拟的立体模型说,三维立体影像不仅可以调节大小、远近和位置,还可以将病灶从人体结构中单独剥离出来,这样看得更加清晰直观,有利于进行精准手术。
院士实时进行远程指导和建议
当天下午,手术在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过程中,鲍世韵带上 AR 全息眼镜,手术部位的三维图像已经出现在眼前,而远在北京的董家鸿院士也通过屏幕一目了然。" 这里是手术要切除的部位。" 董家鸿院士通过手中的 IPAD 将切除部位进行了标记,这一标记便立即显示在三维图像中。
MR 全称 Mixed Reality,是一种混合现实技术,将真实场景和虚拟场景融合在一起,具有现场感、混合性和逼真性等特点。鲍世韵表示,这次手术是国内首台 5G+MR+AR 协同远程手术,此后这项技术会更广泛地应用在今后其他手术中,将成为外科医生不可或缺的一大利器。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