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3-13
深晚报道|惊!健康的“便便”也是一剂良药 南医大深圳医院粪菌移植治愈严重肠炎患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你相信 " 便便 " 可以治病吗?这种 " 重口味疗法 " 已经引入深圳。3 月 13 日,记者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 " 南医大深圳医院 ")获悉,前阵子,深圳市民陈女士心脏手术后出现了严重消化道出血,徘徊在鬼门关。南医大深圳医院利用粪菌移植,重建患者的肠道微生态,治好了患者。

50 岁患者陈女士,是独自抚养女儿长大的单亲妈妈,因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先后做了三个瓣膜的换瓣手术。手术很成功,但由于长期患病,陈女士的抵抗力差,术后出现多重感染,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控制了肺部感染后又出现了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导致严重的消化道出血,反复便血。

陈女士好不容易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鬼门关,若此时倒在消化道出血这个关口,那就太可惜了。南医大深圳医院举行多学科大会诊,内镜中心主任张筱茵教授提出了粪菌移植的紧急救治方案。

粪菌移植被称为特殊的 " 器官移植 ",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据张筱茵介绍,在人体肠道中,有无数的共生细菌,正常菌群种类达 500 余种,数量达 100 万亿个,它们构成一个 " 生物社会 ",即肠道微生态。它们为人们的营养、免疫、代谢功能辛勤工作,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 " 器官 ",极大影响着我们的健康。这个生物社会可以预防消化免疫系统相关的诸多紊乱,帮助提高食物消化效率并提供能量。生物社会紊乱则会引发一系列疾病,比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以及糖尿病,就连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疾病甚至癌症都有可能和肠道菌群有关。

" 粪菌移植不同于器官移植,不会产生排异反应。因为肠道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会随着人体饮食、生活、环境、身体状况的变化而改变。" 张筱茵说。

迄今,全世界已超过两万例患者接受粪菌移植治疗,在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炎症性肠病、顽固性便秘、代谢病、肠道免疫缺陷、肠道过敏等疾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随着人类对肠道微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与肠道内菌群的异常失衡有关。

" 陈女士之所以出现消化道出血不止,是因为她长期生病,使用抗生素等各种药物多,导致肠道微生态发生了紊乱、失衡。" 张筱茵为患者做了结肠镜检查,确诊肠道出血确因严重的伪膜性肠炎引起。

确诊后,张筱茵将由中华粪菌库寄出的健康菌液注入患者肠道内,第二天患者便血停止,炎症指标明显下降,本来奄奄一息的陈女士病情明显好转。两次粪菌移植后,陈女士的康复上了快车道,如今已出院。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通讯员 王小欢 责编 李可心

相关标签

深圳 肠炎 便血 免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