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难得休息一天,却在清早接到电话,本以为是有重要工作,却在接起一刻听到 " 贷款了解一下 ",愤怒地挂断电话,好睡眠和好心情却不翼而飞。骚扰电话是否真的无解?普通人面对骚扰电话能做什么?
谁在贩卖我们的信息?
市民马小姐近日为骚扰电话深受苦恼,在安装了多款手机 APP 后,仍无法完全屏蔽各类中介、贷款、相亲网站的骚扰。看到网上有网友支招——卖房电话打来就说自己刚贷款买了一套无力再买,相亲网站打来就说自己已婚有娃 …… 如此尝试了一段时间,马小姐接到的电话变为了:房屋抵押贷款、少儿英语。
愤怒之余,马小姐无奈的将自己的经历发到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经验之谈:" 少儿培训电话特别多,你还敢说自己有娃。" 接着有反驳者说:" 如果是已婚没娃接到的就是不孕不育电话了,怀孕的就推荐妇产医院,反正总有一款适合你。" 还有人自嘲:" 总有人比你自己更关心你。"
更气愤的是,运营商本应成为为用户抵挡骚扰电话的卫士,但是有时候运营商本身也会成为骚扰电话的来源。" 有段时间经常会接到座机打来的电话,自称是中国 XX 的工作人员,推销套餐升级,有时候一天能接到三五个不同的人打来的。" 郑小姐打客服电话投诉,客服表示不是官方行为,但是让郑小姐想不通的是,如果不是官方行为,那么为什么对方对自己的套餐状况了如指掌呢?而且也是邀请自己参加官方的话费活动。
这些推销电话都是从哪里打来的?业内专家表示,利用电脑系统自动群呼,是电销公司的惯用手段,虽然电话销售的成功率不怎么高,但拨打容易、成本又很低,而且一旦出单就能赚钱。
深晚记者发现,公民信息在网上以极低的价格被公开贩卖,每条信息低至 6 分钱,甚至一个整个小区的业主信息打包价格仅为一百元。被泄露的公民信息绝大多数都是高档住宅业主、银行客户、保险客户以及医院、学校等公职人员信息,用 " 触目惊心 " 来形容并不过分。
面对骚扰电话该怎么办?
接到骚扰电话,大部分人的处理方式可能是直接挂断,但是也不乏一些 " 创意 " 手段。
" 有空的时候我会和对方聊《金刚经》,我还会背粤语版的,净化不了他也能净化我自己。" 刘小姐说。
" 女儿在我身边时,偶尔会游戏一下。她有个叫声很诡异的怪鸡玩具,确定我接到的是骚扰电话,她会让玩具发出那种怪叫声,估计每次都让电话那端的人灵魂出窍了。" 李女士的女儿则把这当做一种游戏。
张女士则发现很多骚扰电话都是 95 开头的,所以她直接在拦截软件上设置 95 开头电话拒接,虽然也会错过一些正常电话,但是 " 总算清净了不少 "。
以上种种努力都只是聊以自慰,可能唯一一个稍微有用的办法就是,每接到一个骚扰电话,就用手机软件标记一次,同一个号码被标记多次就可能阻止它再骚扰他人。
拨打骚扰电话算不算违法?
近两年来,按照《深圳市打击整治骚扰信息常态化工作机制》的工作要求,深圳市打击治理办先后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多次打击整治骚扰信息专项行动。 打多个非法获取公民信息且频繁打电话骚扰市民的犯罪团伙,并对嫌疑人依法处以刑事拘留、治安拘留。
多次拨打骚扰电话、发送骚扰短信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未造成严重后果或社会影响,情节较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2 条(五)项规定予以处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 5 日以下拘留或者 500 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 5 日以上 10 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500 元以下罚款。
在骚扰电话中,商业推销占一大类。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对商业骚扰信息处以重罚。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投诉部部长靳丽娟解释:" 就是你没有经过我的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我已经明确表示拒绝了,你就不能向我发这种商业信息了。消法的 56 条是可以处以行政处罚的。有违法所得的,就是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最高处以 50 万元以下的罚款。在老消法中,这个处罚是没有这么重的。"
如果经营者明知或应当知道其经营或推广使用的公民个人信息是非法获取而仍然予以使用或散布,就构成了违法,不但会面临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严重的可判处最高 7 年的有期徒刑,同时还要对受害者的财产和精神损害进行赔偿。
深圳晚报记者 马君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