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苹果教父乔布斯 " 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编程,因为它会教给你如何思考 " 的名言,后有前央视名嘴张泉灵 " 未来孩子不会编程,他有可能永远是那个 loser" 的判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人工智能起跑线上,最近,风头正盛的教育新项目——少儿编程班,在家长群中火爆起来。
但随之而来的,是家长们日益上升的 " 科技焦虑感 "。
所谓的少儿编程,并非高等教育学习如何写代码、编制应用程序,而是通过编程游戏启蒙、可视化图形编程等课程。
网上搜多发现," 少儿编程 " 广告铺天盖地,细细分析,其营销思路与当年的奥数班一样,火爆市场的背后,实质是换个马甲 " 套路 " 你:
首先,培训机构通常会用名人的经历告诉家长,编程要从娃娃抓起。如埃隆∙马斯克 9 岁就开始学习编程,马克∙扎克伯格 10 岁开始学编程,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十二三岁就开始接触编程了 ……
接下来,他们一般会给家长分析报班的好处:一是大数据时代,学习编程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创造力、想象力;二是编程学好了,更容易帮助孩子获得名校录取、申请国外留学的机会。
他们无形中似乎传递了一种焦虑理念:未来,不会编程的孩子,就像现在不会英语的孩子一样。
培训机构利用大数据下人们对未来高科技的憧憬,其营销推广背后,唯一不变的是高额的学费。看看报班价格,吓死人,有的 2 年半的编程课,费用要 3 万块。
面对 " 别人家的孩子 " 这种大多数家长无法战胜的 " 心魔 ",家长还是选择争先恐后报班。可无奈的现实是,培训班学习内容实在太广:有的学习 Scrtach,有的学习 Python,有的学习 C++,不明真相的家长往往丈二脑袋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学哪个好。
着力培养孩子无可厚非,但面对 " 报班热 ",我们是否该回归理性,冷静地思考,家长真有必要都去跟 " 少儿编程 " 这股风?
会编程的工程师不一定会教孩子,懂孩子教育的老师不一定会编程。
在网上搜索 " 少儿编程老师 " 招聘信息就会知道,有些机构招聘的要求仅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对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有一定的理解即可。有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这意味着当下的少儿编程教育依然处于粗放式发展状态。
至于编程学好了,就能成为孩子获得名校录取的竞争砝码,目前这还是个未知数。
其实很多家长心里都清楚,少儿编程其实和奥数一样,只有 1% 的小孩能行,其他都是陪太子读书。但想到 " 要想人前显贵,必先人后受罪 ",家长们为了孩子明天的出息,只得 " 咬咬牙 "" 狠下心 "。
但人人天赋不同,并非所有儿童都适合学习编程,最好各尽其才。
诚然,编程是一门世界通用的 " 外语 ",能掌握它真的很酷!但家长在给孩子报各种班之前,不妨想想,孩子适合吗?他感兴趣吗?编程不应是追求功利的工具,更不应是增加幼升小、小升初的竞争砝码。
奥数班黄了,火爆的少儿编程班成了 " 套路 " 家长的新方式,理智的家长不应将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
先出发的,未必先到终点。对于家长而言,不如尝试去卸下包袱和执念,别再让功利心绑架孩子的兴趣,还孩子一个清静、快乐的童年。
ZAKER 南京评论员 灵灵妖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