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3-25
深晚报道 |他们是岗位标兵也是平凡英雄 第六届“梦想与力量”感动龙岗人物揭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第六届 " 梦想与力量 " 感动龙岗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他们是王胜鉴、朱报喜、李国标、陈惠东、郑伟忠、易浩、姚明志、黄光检、雷佳雨、冯永德。

9 位 " 梦想与力量——感动龙岗人物 " 来到现场,遗憾的是,冯永德在与癌症斗争了 13 年后,去年 10 月离开了人世。他的妹妹冯竹群被邀请来到了现场。颁奖仪式上,全体观众起立,为他默哀。

龙岗区委书记张勇会见了他们,感谢他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助力龙岗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龙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庚祥,副区长尚博英参加了座谈。

他们,是名副其实的 " 平民英雄 ",他们在平凡的领域里彰显的不平凡,为社会前行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个在不同领域拼搏着、奔跑着的追梦人,方才汇聚成推动龙岗发展的不平凡之力。

冯永德

带着癌症生活 13 年 义工服务超 4000 小时

来自四川的冯永德初中未毕业,但凭借自己的努力成长为管理 1400 多人的企业中高管。他身为 " 癌症病人 ",却仍在公益道路上一往无前,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冯永德是平湖鹅公岭社区一名普通居民。2005 年,一张化验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被确诊出胃癌,切除了整个胃部。但病魔并未将他击倒,反而激起了他和命运抗争的昂扬斗志。

他开始穿起红马甲,组建鹅公岭学校尚德义工队,为孩子们的交通安全保驾护航;他开始奔波于学校、社区党群中心、红十字会等组织机构,架起家校社会合作桥梁;他开始跟社区居民、校园学生、病友讲述抗癌故事,用亲身经历向受挫者传递迎难而上的勇气。

13 年来,冯永德以平和超然的态度抗击癌症,从未停止公益步伐,足迹遍布鹅公岭社区每个角落,义工服务时长超 4000 小时。在他的感染下,尚德义工队从 60 人,发展到如今 300 多人。

遗憾的是,2018 年 10 月 5 日,冯永德的微笑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李国标

是残疾人也是珐琅画制作家 深圳单手弹奏扬琴第一人

李国标,曾是一名不幸中风偏瘫的残疾人,但他成了景泰蓝珐琅画制作家;他曾因残疾被宣判音乐梦想破灭,却成为深圳市单手弹奏扬琴第一人。

2004 年,一连两场中风,让他的左脚和左手失去了知觉,丧失了劳动能力。压力和不幸一度让李国标沮丧痛苦。但是,看着忧心的家人,他重新振作起来,开始刻苦训练,努力康复。历经 1825 个日夜,他终于凭借自己的力量,手脚开始康复。

2017 年,龙城街道残联举办残疾人珐琅画培训班,面对繁杂的掐丝工艺,他付出比常人多三倍以上的努力钻研、刻苦练习,技艺水平迅速提升。

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加入到这个大家庭,组成了深圳市第一家职业康复民办非企业单位 " 特美工坊 ",两次亮相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吸引全国各地万人参观,累计售出作品 300 多幅,金额近 30 万元。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国标接触到了扬琴,他重启了他的音乐梦想。

左侧偏瘫的他将两根琴竹分别绑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上,每天坚持练习直至手指酸痛肿胀难忍,最终实现了别人认为难以实现的目标,成为深圳市 " 两指扬琴 " 第一人。

黄光检

两度援疆的教师 成为喀什教师的好朋友

黄光检是龙岗区平冈中学的一名高级教师 , 他从南海之滨走进南疆喀什,带着民族大爱与先进教育理念,两度援疆,用一颗人民教师的赤子之心在祖国的边疆写下民族友谊的篇章。

为了融入当地的教育事业,他克服语言交流和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等种种困难障碍,每天跟当地维吾尔族兄弟姐妹们同吃同住同办公,帮助当地学校和老师解决教学难题,提高教学质量。

他顶着风沙四处走访调研,独创民语区 " 四环 " 有机课堂教学模型;为了深耕喀什教育事业,他主动请缨,二度援疆;为了帮助当地维吾尔族教师们快速成长,他发挥引领作用,开展 " 传帮带 ",将 30 多年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倾囊相授,在两年多援疆支教的时间内,听课评课 200 多节;他举办专题讲座或培训 30 多个,自编适合当地学情的学案 126 个,审核教案 200 多个,为喀什带出了一批业务过硬的优秀老师,为喀什教育的发展留下人才队伍。

朱报喜

公交车维修车间里出了个草根发明家

朱报喜做过汽车兵,在祖国边境线上抢修过车辆;他也当过公交车队明星队长,善于创新管理车队;他热爱钻研汽车机修设备,主导发明了 6 项国家专利产品。

14 年来,朱报喜经常吃住在单位,废寝忘食钻研技术,是同事们眼中的 " 朱铁人 "。在纯电动公交车全面普及后,朱报喜注意到,纯电动车轮需多人拆卸,费时费力且容易损坏机件,他率领车间成员反复试验改进,研制出单人就能轻松拆卸的液压式刹车轮毂 ( 盘 ) 拆装器。该技术在东部公交 5805 台纯电动大巴维修保养作业中广泛应用,产业化销售推向全国。

朱报喜保持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018 年 9 月 15 日,超强台风 " 山竹 " 正面袭击深圳,狂风暴雨中依然坚守岗位的朱报喜,果断将地处洼地的 26 辆公交车全部转移,确保了企业资产和人员零损失。

姚明志

" 反诈达人 " 4 年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 500 余宗

姚明志是深圳 " 十大神探 "、广东 " 反诈达人 ",多年来,他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被誉为一本行走的反诈 " 百科全书 "。

2003 年至今,姚明志始终战斗在刑侦战线的最前沿。2015 年初,他因为出色的侦查技能被调整到 " 反诈 " 岗位,经过不断地学习和上万宗的案例分析,姚明志逐渐摸索出一套有效的 " 反诈 " 全链条破案法,被全市推广。

2018 年,一宗以免费赠送华为手环和平衡车为名实施的网络诈骗案,引起了姚明志的关注,他发现全国有近 200 万人受骗,涉案金额达 8000 余万元,经过他的努力,促成深哈两地警方联动,一举捕获 600 多名犯罪嫌疑人。

一年 365 天,姚明志曾有 270 天都在出差办案途中,行程上万公里,难得与家人团聚见面。有一次儿子生病住院一个多月,然而他陪伴妻儿不到两天,又接到紧急命令,马上赶往异地执行任务。

从警 16 年,姚明志先后参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 1500 余宗。近 4 年,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500 余宗,抓获犯罪嫌疑人超千人。

郑伟忠

最美 " 逆行者 " 先后参加 3700 多次火灾扑救

郑伟忠,是一名最美 " 逆行者 "。他曾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场景,急促的警报声响起,一家厂区车间起火,火势十分迅猛。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他和战友们火速赶往现场,组织救援工作。急速飞蹿的火苗已经造成高温缺氧,浓烟滚滚呛得人喘不过气来,但他们连 " 怕 " 都来不及细想,就义无反顾冲锋在前,与死神展开生死时速较量。

2015 年 12 月 20 日,光明区渣土受纳场发生了严重的滑坡灾害,郑伟忠带领队友们深入现场搜救,连续奋战 18 个日夜,争分夺秒,用汗水和生命与危险博弈,只为挽救更多的生命,让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郑伟忠是一名普通的消防员,为这份工作已奉献 10 年,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参加过 3786 次火灾扑救战斗,疏散抢救群众 235 人,解决群众难题 1610 余次 ……

十年来,郑伟忠从未在家过过春节,每一个除夕之夜,他放弃与家人团聚,守护着千家万户团聚的灯火。他制服上那一枚枚荣耀奖章,见证着他不变的初心。

陈惠东

净水器企业家 执着行善 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陈惠东,一名坚持 " 用良心做好水,用爱心行益事 " 的企业人,把净水器品牌打造成业内标杆,把社会责任时刻扛在肩上。

2013 年 4 月 20 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震情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地震发生后,灾区水质浑浊,群众饮用水匮乏,陈惠东急灾民之所急,第一时间组建了一个医疗、技术队并赶赴现场,为受灾人们包扎疗伤,安装净水设备,解决饮水难题。

了解到龙岗及周边区域有一些生活困难的抗战老兵,作为一名党员,陈惠东身体力行,多次组织 " 家乐士慰问抗战老兵 " 活动,为抗战老兵们免费安装净水器,送去常备药物和慰问金。

为了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心怀大爱的陈惠东特别设立 " 家乐事圆角基金会 ",8 年来坚持一点一滴的积攒,时时刻刻行善,关注弱势群体、关爱贫困学生,捐资助学,帮扶环卫工人,温润了无数奋力前行的人。

一路走来,一路行善,陈惠东从未停止过公益步伐,始终践行着一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心怀感恩,回馈社会,以点滴的爱心汇成他心中的家国情怀。

雷佳雨

未婚的雷妈妈 守护特殊孩子

第 24 届亚太社工大会上播放了一部微电影《阳光洒满心田》,展示着深圳社工的探索与坚守,片中的社工原型,就是龙岗区特殊教育学校社工——雷佳雨。

2012 年,在一次特教班家长交流会上,一位智障孩子的妈妈留着泪向雷佳雨求助:13 岁的儿子经常用手抓摸隐私部位,怎么劝说训斥都毫无效果,无奈的父亲经常在急怒中抓住儿子一顿暴打。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未婚也没有育儿经验的雷佳雨开始探索研究特殊教育技巧与青春期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2013 年,她牵头成立了第一个关于残障儿童的青春期性教育小组《我长大了》,根据青少年的 " 视觉记忆 " 比较突出的特点,将性教育知识点以图片、视频、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和团队整合开发 " 青春物语——智障青少年青春期不良行为规范项目 "。

短短一个月时间,大家惊喜地看到:孩子们都在慢慢改变,他们开始有了隐私意识,甚至看到其他同学有不当行为时还会纠正;那位曾经向雷佳雨哭诉的家长拉着她的手不停地说 " 谢谢 "。

易浩

模具达人 主导发明了十余项专利

10 年前,易浩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初涉模具行业的 " 菜鸟 ",被客户斥责 " 根本不懂模具 ";而今,易浩主导发明了 10 余项模具实用新型专利,每年完成 2000 多万模具制作任务,成为国内外各大厂家青睐的 " 模具达人 "。

从业之初,为尽快掌握加工设计技巧,他每天坚持 " 车间 - 办公室 - 宿舍 " 三点一线,深夜还守在注塑机旁观看试模,他主动舍弃休息时间,向车间的老师傅学习装配模具,并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掌握操作技巧。同时,易浩还通过各类模具展会的现场观摩,自学成长,研究出相关软件的二次开发。

通过十余年的努力钻研,他牵头组建了模具研发技术核心小组,短短 4 年时间,带动部门发明专利十余项,直接推动公司年产值大幅提高,客户称赞他们是 " 拥有一百种解决方案的公司 "。

王胜鉴

" 肛肠王子 " 6 年解决近 6 万人 " 后股之忧 "

王胜鉴是龙岗中心医院肛肠科带头人,人称 " 肛肠王子 ",6 年时间解决了近 6 万人的 " 后股之忧 ",是赫赫有名的业内专家。

他坚持每天提前一小时上班,到病房问候病人,他提倡对门诊病人开展诊中诊后扫码解疑,术后实施延续服务,患者可以通过网站随时接入他的电话,对症问诊,第一时间解决需求。为了造福更多的人,王胜鉴主动学习新媒体知识,开设了网上个人工作站,每天 24 小时在线,免费为有需求的患者答疑解惑。

截至 2019 年 3 月,他的网上工作站访问总量达 313 万人次,为患者提供咨询 13000 次,帮助患者 4783 位,收到感谢信 300 余封。

在他的带领下,龙岗中心医院肛肠科在全省医院肛肠专科好评排行榜中位列第四,获颁 " 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金牌优秀科室 ",他个人的医疗服务做到了 24 小时回复率 100%,疗效满意率 100%,态度满意率 100%,个人诊后服务星排行榜位列全国第三。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通讯员 郭奇瑶)

相关标签

雷佳 喀什 郑伟 义工 癌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