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姜振军 孙玉春)" 不让一滴园区内的废水直排外环境。"3 月 25 日下午,响水 "3 · 21" 爆炸事故现场指挥部召开第四次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最新情况。
事故发生后,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全省 200 多名环境监测人员和生态环境部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人员驰援,共出动 28 辆监测车、100 余台监测仪器,在爆炸现场周边布设 6 个大气监测点,对新民河、新农河、新丰河、灌河加密布设 14 个水质监测断面,及时出具 5500 多个监测数据。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监测方案,适时开展爆炸现场的土壤、地下水环境监测。截至目前,除了少数点位的地下水需氧量、氨氮浓度超标外,其余的空气、土壤和地下水均正常。
为了严防次生环境污染,根据应急监测结果,省生态环境厅建议当地政府对相关区域人员进行疏散。3 月 21 日晚, 在排查园区水系走向的基础上,在新丰河、新民河、新农河三条通灌河流进行筑坝拦截。
为此,生态环境部工作组组长翟青先后 5 次率队赴现场督办筑坝进度,检查拦截效果。督促地方采取 " 五个一 " 措施:所有堵口各安装一个视频监控系统,各建一个值守帐篷,每小时巡查一次,各安排一辆挖掘机,4 小时监测一次水质。要求工作人员 24 小时不间断定点巡坝,确保坝体安全,确保受污染水体不进入外环境。
" 不让一滴园区内的废水直排外环境。" 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作组会同有关专家定期召开会议,集中研究部署应急处置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依托部省专家团队,对污水水量、处置方式、处置设施等关键问题和环节进行分析论证,制定事故点大坑内部水、厂区地表水等应急处置方案,并要求地方全面调度周边区域应急池、储罐、运输罐车资源,确保受污水体安全处置。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