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家居浪潮来袭,智能门锁等 " 智慧化 " 家电产品慢慢走进市民生活。但经风险监测发现,智能门锁产品在远程开锁、识别方式安全、抗电磁干扰等方面存在隐患。3 月 20 日,智能门锁团体标准第一次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 " 市消委会 ")联合中国五金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牵头制定智能门锁团体标准。
在研讨会上,参会者共同探讨了标准草案涉及的规范名称、基础框架、内容特色、适用范围、分级分类,以及信息安全等细节,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其中,对消费者担心的信息识别卡不具备防复制的能力、小黑盒开锁、指纹模块没有对非指纹图像进行判定而引起误识别、密码逻辑安全等问题,将通过标准的制定、实施得到解决。
据介绍,该标准具有三大亮点。一是标准具有鲜明的消费者特色,充分体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二是标准的主要指标将与国际标准接轨;三是标准的实施和实施监督将体现消费者社会监督的特点,要让消费者既是标准的受益者,又是标准实施的参与者、监督者。
智能门锁团体标准的牵头制定是深圳市、区消委会认真落实《标准化法》第十一条规定 " 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鼓励制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团体标准。" 的具体举措,也是继儿童智能手表、面膜、卫生巾、手机保护套团体标准后牵头制定的第五个消费品团体标准。
深圳晚报记者 郭海南 通讯员 胡蓉 责编 陈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