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3-29
深晚报道|深圳放生4只国家级保护动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每年的 3 月 20 日是广东省鸟节,接下来的一周就是爱鸟周。昨日下午,在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和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组织下,深圳共放归了 4 只野生动物,分别为野生动物缅甸蟒一条,普通鵟一只以及紫水鸡、赤颈鸭各一只。

▲兽医将普通鵟放生,普通鵟属于猛禽。

据了解,本次放归的缅甸蟒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普通鵟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而紫水鸡和赤颈鸭则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三有 " 指的是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深圳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放归的野生动物都经过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严格评估,已经符合放生条件," 希望能通过此次放归活动,呼吁市民朋友共同参与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拒绝滥食滥捕野生动物,同时科学放生,为野生动物也为我们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每个人的力量 "。

据了解,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 2018 年共接收救护野生动物活体 1140 只 / 条、野生动物死体 38 只 / 条,其中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41 只 / 条、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63 只 / 条、国际公约(CITES)附录Ⅰ野生动物 72 只 / 条、国际公约(CITES)附录Ⅱ野生动物 681 只 / 条、国家 " 三有 " 保护野生动物 280 只 / 条。

▲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收养的亚马逊鹦鹉。这些外来物种因为容易侵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一般不予放生。

▲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内的竹叶青蛇。

这些动物是从哪里来的?记者了解到,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动物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个是执法部门查收的,而另一个则是市民发现的受伤动物。其中,属于本地物种野生动物在救治康复后将被放归大自然。据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统计,2018 年其共放归本地野生动物 184 只 / 条,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1 只 / 条、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38 只 / 条、国家 " 三有 " 保护野生动物 125 只 / 条。

记者 陈玉

编辑 陆颖

相关标签

深圳 亚马逊 生态文明建设 康复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