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4-02
深晚报道|活化“历史遗迹” 龙华观湖2019年将完成17个城中村综合治理项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古墙小巷青石板,繁华都市中一股静谧清凉随风而来。" 这些客家民居留存着历史记忆,能反映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因此我们结合项目规划,统筹加以利用,让大和村原有的历史文化基因得到延续和传承。" 近日,记者从观湖街道 " 城中村 " 综合治理专题会议上了解到,借鉴上围艺术村等城中村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今年,大和东庵村、横坑河西村等 17 个 " 城中村 " 综合治理项目中,观湖街道将对城中村留存的 " 历史遗迹 " 多形式进行激活,为城中村打造别致的风景,留存特别的记忆。

" 老破旧 " 成治理难点 古民居获 " 特殊关照 "

大和村位于有轨电车沿线,紧临观湖行政、商业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是全国首个 " 社工村 ",也是观湖街道今年按照 " 精品化打造、精准化治理、精细化管理 " 要求,重点进行综合治理的城中村之一。治理内容包括社区治安治理、消防安全治理、环境卫生治理、交通秩序治理、市容秩序治理等 10 项,而村中留存的十多栋 " 脏乱差 "" 老破旧 " 的客家古民居,成为治理的难点与重点。

如何将治理提升与传承保护相结合?如何保留城中村的历史文化印记?在此次综合治理中,这些古民居得到了设计师的 " 特殊关照 ",一一量身定做了改造方案。古墙、小巷、石板青青,这些记忆里的美好将一一复原,成为村中最美的收藏,也将成为展示大和村特有文化基因的 " 活化石 "。

延续和传承特有文化 变 " 城中村 " 为 " 城中景 "

据了解,根据街道 " 城中村 " 综合治理工作方案(2018-2020),观湖街道将分步骤完成辖区 42 个 " 城中村 " 的综合治理工程,其中 2019 年将完成 17 个。而作为客家居民聚集区,观湖城中村中大多留存有一定数量的古民居、碉楼、古树等历史遗迹,是城市重要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标志。如何结合 " 城中村 " 综合治理,让这些特有的文化基因得到延续和传承,观湖街道也在不断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像上围艺术村的打造、牛轭岭村古樟树公园的建设等一批成功案例,为观湖街道城中村历史遗迹的保护、开发、利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今年实施推进的城中村综合治理项目中,观湖街道将因地制宜,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充分利用 " 城中村 " 空间格局,完善公共设施、改善环境容貌,努力挖掘城中村特有的文化基因,丰富城中村文化内涵,增添城中村人文气息,变 " 城中村 " 为 " 城中景 ",打造 " 城中村 " 综合治理 " 观湖样板 " 。

深圳晚报记者 邹曾婧 通讯员 李飞

相关标签

城中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