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4-03
市民参观“人生终点站”,节地生态葬让墓园成为一道风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黄隽 李权 记者 徐苏宁 / 文 赵杰 / 摄)一提到殡仪馆、陵园,很多人不自觉的就把它和 " 阴森、恐怖 " 等字眼联系在了一起。4 月 2 日,南京市举办 " 殡葬开放日 " 活动,向人们展示一个不一样的 " 生命终点站 "。当天,50 多位市民代表走进南京殡仪馆和西天寺陵园,分别参观了殡仪馆室内葬区及陵园的节地生态葬区,揭开 " 人生终点站 " 的神秘面纱。满坡的二月兰、古香古色的室内葬、" 孝爱百家姓 " 文化墙,这些都让市民们对生态葬的接受度更高了。

南京殡仪馆室内葬区,引入中国古典住宅等设计元素,布局精巧,而且全部实现信息化安全监控,整个区域显得格外洁净雅致。而走进寄思苑的室外生态葬区,又仿佛走进了一个人文公园。路口左侧 " 孝爱百家姓 " 文化墙壁,," 王 "" 陈 "" 孔 "" 刘 " 等姓氏错落有致地排放在墙壁上。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甄选了南京地区人数较多的姓氏通过镂空的工艺雕刻在毛石墙体上。而这并不是一堵普通的墙壁,每个姓氏后面都是一个双穴安放位。在 " 孝爱百家姓 " 墙上方的小山坡上,二月兰正在盛放。走过百家姓文化墙,迎面又是一组铜板浮雕,上面雕刻着南京的著名景点。这个浮雕实际上是一个移门,推开铜门内部是一排排格位,面板翻下来可以作为客户平时祭扫的供台使用。

" 这儿景色真是太好了。一点都没有墓园的阴森。" 当天来参观的程阿姨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以前去一家公墓祭扫,到处都是烧散的纸钱,脏乱差的环境非常影响人吊唁的心情。相比之下,寄思苑的环境让人心情舒坦。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了移风易俗,引导更多市民选择低碳环保的绿色葬式,今年南京市还提高了生态葬奖补标准,选择 " 不留灰、不立碑 " 生态葬式的最高可一次性获得 3000 元奖励。此外,今年还要在全市 50 多个涉农街镇规划建设公益性骨灰堂,确保每个涉农街镇公益性骨灰堂覆盖率 100%,预计 7 月底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配套出台了《南京市公益性骨灰堂管理办法》、《南京市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和维护市级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统一设计公益性骨灰堂 VI 标识,推进全市公益性骨灰堂品牌建设。

(编辑 刘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