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是薛凤旋积 30 年教研经验而写就的心血之作。他参考了大量中国的文献材料,并结合西方相关的资料和发展经验,将关注点放在历朝的重大事件、经济状况、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军事和政治体制的变迁等驱动城市建设和城市化的动力的细节,聚焦中国的独特城市观与城市演化的特点,其中不乏迥异于西方观点的精辟论述,以及从城市看历史和文明演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在《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一书中,薛凤旋按照时间脉络展开全书,从原始文明开始,依循朝代更迭,夏商青铜器时代的城市文明、周代与战国时期封建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文明、秦汉城市文明的重大变革、唐宋城市文明的兴盛时期、明代城市文明的重建、清代城市文明的外来冲击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等内容,内容详实生动,读来全无枯燥感。以盛唐为例,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动荡,隋朝的短暂统一后,中国终于回到了统一的时代,盛唐是一个开明的时代,文化和技术的鼎盛带动了城市的辉煌,同时唐朝疆域的拓展,向西的丝绸之路与南方茶马互市等增进了唐朝与周边诸国的交流,与大唐文明截然相反的文明流入首都长安,各种文化的在冲突和融合达到了盛世的顶峰,长安城的浩大与繁荣,在当时是世界之最的,宫宇连绵、街坊连缀、游人如织、街市繁荣,甚至还有专为外使打造的行馆。唐朝对于外来宗教、文化和民族的包容,印刷术等发明的流行和推广,成就了唐代儒学文明的黄金时代,同样这样的兴盛也同样体现在唐朝城市的规模和建制,然而可惜的是,唐朝的覆灭终结了中国文明的繁荣昌盛,其后的宋代,虽然是儒家文化继续发扬的时代,然而遭受外来民族的入侵,城市文明的发展反而滞涩不前 ……
薛凤旋认为,西方部分学者将城市文明视为西方文明的特有产物,进而认为中国不存在真正的城市和城市文明,这是一种西方中心论的说法。城市在本质上是文明的载体,中国城市承载了独特的中国文明,它代表着与西方城市不同的另一种城市类型。它的演变,也体现出中国文明的演变。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是难得一见的图文述说,薛凤旋精心研制的百余帧历代城市地图,是全书内容的精髓所在,读者从中可以发现,历代城市的性质、功能、结构,以及整个城市体系的空间拓展形态和分布。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薛凤旋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2019 年 1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